当前位置: 燕雀 >> 燕雀的繁衍 >> 中国建筑上的十大屋脊兽知多少凿枘工巧
屋脊兽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放置在房屋、宫殿等房脊上的雕塑作品。中国古建筑上的跑兽最多有十个,分布在房屋两端的垂脊上,由下至上的顺序依次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狎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
第一位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世界各地的华人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自豪,中国更被誉为东方巨龙。龙文化渗透于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尤其是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到处都能看到龙的踪影。龙在建筑上的形象,一般釆用石雕、木雕、窑冶、彩画、雕銮、铸造等方法制作,是建筑物的重点装饰对象。石雕有御路、须弥座、望柱头、碑座、泉口等;木雕表现在梁柱、天花、藻井等上面。古建筑石雕龙,最值得一提是曲阜孔庙的正殿前,有十根浮雕磨石龙。每根柱上有云龙两条,对向回舞盘旋。中间镶嵌宝珠,上下绕似彩云。下有复莲柱础,雕琢精致细腻,别具匠心。远望只见云龙飞舞,不见石柱,为建筑史上罕见的雕刻珍品。
第二位
凤,比喻有圣德之人。据《史记·日者列传》:“凤凰不与燕雀为群。”这里放凤,说明了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尊贵地位。凤是从远古飞来的东方神鸟,它象征着美丽、吉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志和精神象征。凤和龙一样,也不是现实中存在的动物,而是由生活在现实中的多种动物融合起来的神物。
由于受中国建筑文化的影响,日本也有凤凰建筑。在日本京都平等院就有一座凤凰堂,其三面环水,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半,四周加一圈檐廊,重檐歇山顶,两翼伸出四间重檐的廊子,向前再折出两间,形成厢房。在折角处加一个攒尖顶,有平座。整个建筑平面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在正脊屋顶两端,还各立一只铜铸的鎏金凤凰,翘尾展翅,欲乘风飞去,显得高贵而美丽。
第三位
兽中之王,狮子作吼,群兽慑伏,代表勇猛、威严。狮子的样貌凶狠嚣张,针对一些妖魔鬼怪是有震慑的作用的。狮子可以帮助保佑家宅的安宁。石狮子就好像是守护神一样,可以保护家宅不被邪气入侵。
第四位
我国古代神话中吉祥的化身。天马意为神马,与海马均为古代神话中吉祥的化身,汉朝时,对西域的良马称为天马,天马又是尊贵的象征。“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将其形象用于殿脊之上,有种傲视群雄,开拓疆土的气势。《山海经·北次三经》:“马成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名曰天马,其鸣自訆。”汉朝时,对西域的良马称为天马,象征日行千里,追风逐日。天马又是尊贵的象征。“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将其形象用于殿脊之上,有种傲视群雄,开拓疆土的气势。
第五位
也是吉祥的化身。海马亦称落龙子,象征忠勇吉祥,智慧与威德通天入海,畅达四方。前者天马追风逐日,凌空照地,后者海马入海入渊,逢凶化吉,在我国古代神话中都是忠勇之兽。
第六位
是海中异兽,传说和狻猊都是兴云作雨,灭火防灾的神。狎鱼与下雨谐音,说它能喷出水柱,寓其兴风作雨,灭火防火。
第七位
狻猊,古书记载是与狮子同类的猛兽,也有说法说其为龙的九子之一。狻猊,形似狮子,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因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遗像。传说能食虎豹,有率从百兽、护佑平安之意。
第八位
獬豸(xièzhì)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猛兽,与狮子类同。《异物志》中说“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忠,见人斗则不触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
第九位
传说中是一种虬龙,据《宸垣识略》载:“西内海子中有斗牛,即虬嫡(虫旁)之类,遇阴雨作云雾,常蜿蜒道路旁及金鳌玉栋坊之上。”它是一种除祸灭灾的吉祥雨镇物。亦叫蚪牛,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即虬、螭之类。虬有独角,螭无角,是镇水兽。立于殿脊之上意有镇邪、护宅之功用。斗牛,牛角龙身,龙爪四指,常出现在明朝赏赐的三品官服上,称斗牛服。形态是小一个等级的囚牛。是斗宿和牛宿间的神兽。
第十位
行什(hángshí)一种带翅膀猴面孔的人像。由于除太和殿以外的所有中国建筑,最多的也只有九个小兽,所以一种说法说这行什完全是为了突出太和殿的地位创造出来的神兽——排第十位,所以叫行什。
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