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

汤和别躲着做和尚了字字说到朱元璋的心坎

发布时间:2025/3/2 12:37:50   

年,66岁汤和颤颤巍巍地朝64岁朱元璋下跪行礼。随后,汤和流着哈喇子:“陛下,我跪不下去。”

这时,风烛残年的朱元璋摆摆手,他愧疚道:“我还指望你给我涤荡四方呢。”

汤和一听,心里比较着自己风烛残年的身体,他尴尬不已。

汤和笑也不是哭也不是,表情古怪扭曲着。这时,朱元璋突然大笑起来,一时之间竟带动着汤和也忍不住笑出声。

回想年轻时,他们一起参军互相协作,看着彼此一步步地爬上高位,甚至朱元璋还坐上了至高无上的位置,两个老人当即感慨万千。

年轻时期的汤和战功显赫,立下无数汗马功劳;更难得的是在他暮年时期懂得明哲保身。

以至于,当朱元璋大肆斩杀功臣的恐怖时刻来临时,汤和不仅没有被连累,还成为能陪朱元璋到老的四大开国名将之一。

回想当年,汤和在做千户掌管名士兵时,朱元璋还在为了一口饱饭而出家当和尚呢。

然而,汤和始终对儿时的伙伴朱元璋念念不忘。

于是,汤和写信告诉朱元璋:你不要再躲在寺庙中当和尚了,快来参加义军,一起为前途奋斗吧。

要知道,那时的元朝虽说风雨飘摇,但始终还是蒙古人统治的天下。要是被查出谁跟义军有联系,那可是杀头的重罪。

朱元璋一想到此,赶紧把信烧掉。谁知,这事却被寺庙里一个与之交恶的和尚告发,幸好他的一个师兄暗中通知,他才趁机逃跑。

这下,朱元璋真的无处可去,他思来想去,要活下去就只能去找汤和投军反元这条路可走。

于是,他顺着汤和信中的地址寻到反元军队,他也要去参军。

没想到,守城的士兵看他面相异常,拒绝让他进入。这一下把朱元璋的倔强性子激发出来,很快他俩的吵闹声惊动了来巡查的将军郭子兴。

也许是老天爷给朱元璋开了挂,他正巧赶上郭子兴正要物色军中人才的档口。随后,在郭子兴的故作严苛的询问下,朱元璋表现得不卑不亢,还说了汤和邀请他投军的事情。

就这样,朱元璋得到郭子兴的同意,做了一名步兵。

朱元璋对此甘之如饴。要知道不久前他处在还处在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窘境,现在起码是不用再担心温饱问题。

随后,朱元璋和汤和见了面。

虽然汤和的年纪和官位都比朱元璋大,但是汤和却总会时时刻刻地推崇朱元璋。

这在无形中也加深了朱元璋在军中的威望。

这是汤和对朱元璋做的第一次帮助---参军引路。

随后,朱元璋更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作战能力和才华。

郭子兴为了笼络人心,把义女马氏许配给他。

从此,朱元璋对郭子兴更加尽忠。

但燕雀焉知鸿鹄之志?郭子兴的狭隘个性,注定他只能给朱元璋提供一个最初的表演舞台而已。

朱元璋若想要进阶更大的舞台,就得靠自己拼出一条康庄大道来。

之后,朱元璋跟郭子兴分了家。

朱元璋只带走了自己儿时的伙伴和乡邻总共24人,他把剩下的几万兵力都留给郭子兴作为报答知遇之恩。

而这24个人也成为了后来大明朝的开国功臣,但也因为这个顶级的身份,他们被朱元璋几乎斩杀殆尽。

其中,汤和是少数能够活下来,并且陪伴朱元璋到老年的功臣之一。

相对于其他人,汤和一直以来都是规规矩矩做人,老老实实谨言慎行,他时刻谨记朱元璋的身份变化而顺其心意。

明朝建国以后,汤和更是懂得激流勇退。他在关键时刻主动交出了兵权,并为了消除朱元璋对他的疑心,特意向其讨要了个美人,以此来表示自己淡泊名利之心。

后来的事实证明,汤和这个做法不止得以让自己颐养天年,更是有幸守住了汤家子孙世代的荣耀,而且这份荣耀还持续到了大明朝结束的那一刻。

可以说汤和是朱元璋参军的引路人,也是朱元璋的忠实追随者,更是朱元璋的知心人。

相较于其他开国功臣,汤和不是最厉害的那一个,但他却因为自己时刻懂分寸知进退而成为朱元璋老年时候能够表达愧疚的对象。

正是应了那句老话:功名利禄算什么?看谁能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赢家!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87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