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燕雀 >> 燕雀生活环境 >> 中国文字之深奥,读错字引人深思
最近,我朝太学掌门人林某在校庆大典上,把"鸿鹄"之"鹄",读成"浩"(hao)音,引发广泛议论,有言无可厚非者,理由是人人都会读错字;有言不可思议者,理由是堂堂太学掌门者居然把常用字读错。
洒家的看法是:无庸讳言,人人都会读错字,这是事实。但是,读错的情形似乎有区别的必要:一者,有经常性和偶尔之别;二者,有常用字和难见字、生僻字之别;三者,有高级知识分子和目仅识丁者之别;四者,有疏忽和严谨之别。同一个人,如果既属经常性读错,又属常用字读错,又属高知读错,又属疏忽读错,就不正常,人们一般难以理解和原谅;反之,就非常正常,就无可厚非,甚至无可非议。
回到林某把"鸿鹄"的"鹄"错读成"鸿浩"一事的本题,我们可以发现:《史记》中"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一语,已是如今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常用语;林某作为国子监这一太学的掌门人,加上本身又是博导,自然是高级知识分子中的高级;隆重的校庆大典上,讲话稿不事先过目审阅,致使出错,可见至少是疏忽大意,行事不谨慎。把"鹄"这一中学生人皆可识的常见字错读成"浩",可以推理出林某大约是经常性读错字的,绝非偶然。既然如此,天下对林某之错,应该觉得无可厚非,并加以宽宥,还是觉得不可思议,并摇头苦笑,不是昭然若揭和不言而喻了吗?
我们中国,皆言有五千年文明之历史,这自然是不会错的。遗憾的是,到得今天,如林某将"鸿鹄"之"鹄"错读成"浩"的部级高官,只是个例吗?前年有从京师空降至云南省的某封疆大吏,把云南的简称"滇"堂而皇之地错读为"镇",引发天下一片唏嘘。国之喉舌、原巜人民日报》总编鲁瑛,把著名历史学家夏鼐的"鼐"读成"鼎",把"美国第七舰队在台湾海峡游弋"的"弋",读为"戈",把"洛杉矶"读成"洛彬矶",把"墨西哥"读成"黑西哥"等等。省部级高官尚且如此,省部级以降的地方小官呢?不能想太多,不能想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