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

庄子内篇一共有七篇,有一个主题贯穿始

发布时间:2023/4/20 17:21:25   
点滴型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dbfzl/141019/4497420.html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聊聊《庄子·内篇》

道家经典《庄子》一书,一共有七万字左右,共有33篇,分为内篇7篇,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司马迁说的《庄子》的外篇和杂篇都不是精华,《庄子》的精华在内篇,内篇7篇包括:《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

那庄子的七篇内篇讲了什么呢?有一个主题贯穿了始终,那就是“相对性”,每个人看待世界都有自己的角度,在心理学中,称之为“单一视角”,就像投资家查理芒格说的“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眼中满世界都是钉子”。

在庄子的第一篇《逍遥游》中,庄子多次用了“大鹏鸟”和“小鸟”的寓言故事来说明,一个有大智慧的人和只有小智慧的人的区别。

庄子说,在北边有一种大鹏鸟,翅膀就有几千里宽,可以飞到几千里的高空,当海风大起时,它会乘风迁徙到南边的一个天然大池。而小鸟嘲笑大鹏鸟说,我一纵身就可以飞上枝头觅食,又何必飞到几千里外地方去呢?

这里,庄子用大鹏鸟和小鸟来对比小智慧和大智慧的区别,庄子说,朝生暮死的细菌不会明白一天的时光;春生夏死、夏生冬死的寒蝉,不会明白一年的时光,这些都属于小寿命。楚国南方有一棵冥灵树,以五百年为春季,以五百年为秋季;上古时代有一棵大椿树,以八千年为春季,八千年为秋季,这些是大寿命。彭祖活了八百岁,到现在还以长寿而闻名,一般人与他相比,都会觉得很悲哀。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大概就是说的类似的道理,这就是庄子中的“小智慧和大智慧”的区别。庄子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意思是说“有大智慧的人,总是从容不迫;只有点小聪明的人,则往往斤斤计较”。

在道家思想中,相对性还体现在有用和无用上。在庄子的《逍遥游》这一篇中,庄子讲了几个故事来阐释了有用和无用的相对性。

第一个故事是说,宋国人运礼冠到越国去贩卖,但是越国人的习惯是剪光头发,身上刺青,根本用不了礼冠。这是说得对你有用的东西,对别人未必有用。

第二个故事是说,庄子的好朋友惠子说,魏王送了他一个大葫芦种子,惠子拿它种了,并且长出了一个大葫芦,但是这个大葫芦用来装水,不够坚固。用来打水,水缸都容不下,所以有的东西看起来有用,但实际却无用;

第三个故事是说,宋国有个人擅长调制一种治疗手裂的药物,世世代代以这个为职业,有一位商人愿意出一百金买了药方,拿着药方去游说吴王,吴王用来治疗好了士兵的手裂,并且在与越人的战争中大胜。于是这个商人得到了丰厚的奖励,这个故事讲的是,有的东西在有的人看来是小用,而在有的人看来就是大用。

第四个故事是说,有一棵大树,树看起来很大,但树干臃肿,树枝卷曲,木匠对这种树都不屑。所以看似有用,实则无用。野猫和黄鼠狼看起来都是身子卷曲,但是它们可以逮住老鼠,大牛虽然身体庞大,但并不能逮住老鼠。这同样是一种“大而无用”。

这里庄子同几个故事来阐释了他的有用和无用、大用和小用的哲理。很多事情并非我们看上去那样。有用和无用都是相对的。明晰事物的“相对性”是道家思想的精髓之一,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对世间万物的相对性进行了大量深刻的论述。在《道德经》的第二章中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都是相对的概念。

庄子在《齐物论》中也阐述了事物相对性的道理。庄子说“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万物互相形成“彼此”,万物没有不是“彼”的,也没有不是“此”的。从彼的一面看就看不到此的一面,从此的一面就看不到彼的一面。所以,彼是由于此地对待而出现的,此也因为彼的对待而形成的。彼和此是相对相生的。孙子兵法中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在道家思想中,讲相对性,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是同时具有的,好中蕴含着坏,而坏中往往也蕴含这好的一面。就像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样。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30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