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曾有诗云:“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古代乱世之中有许多英雄人物,他们有凌云之志,给后世留下了许多豪迈热血的传说。那些或激昂、或感慨、或豪气干云的宣言,也随着这些故事流传了下来,成为后世之人勉励自己、崇敬英雄的纪念,有些豪言壮志,历经千秋仍然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大丈夫当如此也。」这句话是汉高祖刘邦之豪言,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当时刘邦还只是个小小的泗水亭长,但却已经有了远大的志向。有一回他押送着服役之人去咸阳,正好碰到秦始皇大队人马出巡,华丽的车驾、簇拥的人群,更加显出始皇的高高在上、威武不凡。刘邦见了长叹一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此时他已暗暗将野心的种子埋在了心底。后来刘邦果然一步步从亭长往上爬,抓住了乱世的机遇,以自己的智慧和谋算得以君临天下。公元前年2月28日,刘邦在山东汜水畔举行了登基大典,成为了西汉的开国皇帝,名垂千古。果真应了那句“大丈夫当如此”的壮志豪言。「彼可取而代也。」此句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和刘邦一样,项羽也是在会稽看到了秦始皇渡江的仪仗,但他却说的是这句“彼可取而代也”,野心更甚于刘邦。吓得在一旁同行的项粱连忙捂住他的嘴,说:“你不要乱说话,被听到了是要满门抄斩的!”虽然不赞同项羽如此心直口快,但项梁却由此暗暗在心里佩服他。其实当时项羽是有这个资本这么说的,史料记载他“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这样的人注定不会平凡。虽然他在后来落得个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的悲惨结局,但他的英雄气概让他始终是人们心目中永远的西楚霸王。也让无数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出自《史记·陈涉世家》,全句为“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公元前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中,有很多令人感慨的句子,比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大楚兴,陈胜王”等,无一不表现出平民的智慧与抗争精神,这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更是具有超前的时代精神。那些称王侯拜将相的人,难道就比我们高贵吗?这一问句在当时着实有直击心灵的力量。故而大泽乡起义虽败,但陈胜吴广却能够以“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的壮举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更鼓舞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站起来,共同反抗残暴的统治,其历史意义是极为重大的。「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一句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宣言,后世有很多不同的改编和引用,皆用表达国土神圣不可侵犯,自有一种豪迈在其间。其实这句话出自《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中陈汤之口,陈汤是西汉大将,汉元帝时他任职副校尉出使西域,了解到了匈奴对汉朝意欲取而代之的野心,于是于公元前36年出兵西域。在陈汤的指挥下,汉军勇猛作战,将匈奴的郅支单于杀死,割下其首级,随后凯旋而归。在陈汤给汉元帝的上书中,他豪情万丈地写道:“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也就是说要将郅支单于的首级悬挂在蛮夷居住的街道上,让他们明白,敢于侵犯强大的汉帝国的人,即使再远,他也一定会杀掉他们。「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这句话与《诗经》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出自汉宣帝定胡碑,意为日月能够照耀到的地方、江河所能流经之处,都是大汉的疆土。汉宣帝刘询在位期间,匈奴对于汉朝虎视眈眈,宣帝于是在登基第二年就派兵16万,兵分五路攻打匈奴。这是两汉年间最大规模的对外战争,也体现出了这位天子降服匈奴的决心。果然匈奴不敌强大的汉军铁骑,大败而逃。后来汉军又与匈奴有过几次作战,均未讨到好处,从此不敢再与汉朝作对。宣帝朝从此有了“匈奴款塞、单于来朝”的盛事。这五句话从古流传至今,甚至在许多影视作品中也成为了经典台词。从这些霸气的宣言中,我们能够勾勒出一个个千古豪杰的影子,他们的英雄气概,仿佛天地尽在襟怀的远大理念,至今还能让人们热血沸腾。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gx/6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