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中有4个人物,他们起点都很高,但他们的结局都很惨。从这4个案例,总结出他们“起点很高,结局很惨”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才德不配位,这可以为当下的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警示和借鉴。胡亥胡亥——不学无术胡亥是秦始皇的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从小深受秦始皇宠爱,公元前年10月,秦始皇最后一次出游都带着他。第二年7月,秦始皇在沙丘宫平台驾崩。宦官赵高办事能力很强,且通晓刑法,深受秦始皇喜爱,让他教小儿子胡亥学习审理判决诉讼案。赵高曾经犯下大罪该被处死,但秦始皇念在他办事能力强,不但赦免了他,还让他官复原职。赵高因为教授胡亥学习审理判决诉讼案,更是深受胡亥宠信。秦始皇暴毙,赵高私下劝说胡亥,让他联合丞相李斯,诈称始皇遗诏命杀掉扶苏,立胡亥自己为太子,胡亥同意了赵高的计策。赵高对李斯晓之以利害,李斯认为赵高说得有理,便配合胡亥和赵高,诈称接受了始皇的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又篡改始皇给扶苏的诏书,逼迫太子扶苏和功勋卓著的将军蒙恬自杀。就这样,赵高、胡亥和李斯沆瀣一气,短短时间内帮助胡亥成功坐上了皇位,是为秦二世。当上了皇帝的秦二世,很快就暴露出他不学无术的活宝本质,什么事情都由赵高操控,听从赵高安排。就这样,秦二世在赵高的唆使和操作下,通过一系列严厉的法律和残酷的刑罚,大肆诛杀皇族和大臣。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赵高大肆清除异己,将权力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而秦二世则整天耽于酒色之中,浑然不觉。不学无术的秦二世,将他父亲秦始皇打下的江山任由赵高折腾,实行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全国范围内风起云涌的起义和被灭六国的旧贵族复国运动。公元前年,胡亥被赵高的心腹阎乐逼迫自杀于望夷宫,时年二十四岁。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志大才疏始终觉得陈胜是个“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他的两句名言流传千古,振聋发聩,但他的作为却是一塌糊涂。陈胜年轻时给人当雇工,有一次他对一起耕田的伙伴们说:“以后如果有谁富贵了,可别忘了一块吃苦受累的穷兄弟”(苟富贵,勿相忘)。大伙听了都觉得好笑:“咱们卖力气给人家种田,哪儿来的富贵?”陈胜不免有所感慨,叹息道:“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陈胜的起点也算很高了。公元前年,陈胜作为带队屯长应朝廷大举征兵的要求,和余名穷苦农民一起去戍守渔阳,因连日大雨耽误行程,不能按规定期限到达指定地点,按律当斩。在横竖是死的情况下,他找另一位屯长吴广,两人商议后决定起义。陈胜做了精心布置后,高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率领这余名穷苦农民起义。得到了附近饱受秦苦的老百姓的积极响应,纷纷“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加入起义队伍。起义军势如破竹,取得不错的战果,很快就建立张楚政权。但当起义军壮大后,就暴露出陈胜志大才疏的弱点。陈胜喊出的三句名言流传千古,但在真正运筹帷幄、夺取天下方面则明显欠缺像刘邦那样的深谋远虑、宽阔胸怀和高超的用人艺术。购买专栏解锁剩余56%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9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