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燕雀 >> 燕雀的种类 >> 庄子永远不要和层次不同的人争辩,因为
尼采说过:“有时候人们不想听到真相,因为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幻想覆灭。”
大多数时候,人们都会持有一个坚定的核心信念,当他接触到与那个核心信念截然相反的新证据时,他会无法接受新证据,这种与其固有认知的不协调,会令他产生一种强烈的不舒适的挫败感。
由于维护他的核心信念非常重要,所以他会本能的设法将其固有认知合理化,从而无视甚至坚决否定与那个核心信念不一致的任何信息,这就是为什么网络上有如此之多“杠精”的根本原因。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片段。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蝉和小斑鸠讥笑鹏说:“我们奋力而飞,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止,有时飞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飞九万里到南海去呢?”
正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蝉和麻雀习惯于立足于已知去看待这个世界,对于他们没有见识过的通通盲目讥笑与反对,所以他们也就自我僵化与封闭起来了,对于认知之外的事物不屑一顾。
所以庄子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小智比不上大智,短命比不上长寿。朝生暮死的菌类不知道是一天的长短;春生秋死的寒蝉,也不知道一年的时光。
佛学中有一个概念介绍了这种现象,那就是“所知障”。当一个人形成了固有认知的同时,他也会落入这种固有认知的陷阱,对于任何违背这种固有认知的说法和证据,他都会选择无视。
《三体》中有一则经典语录:“弱者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如果说最大的无知就是拒绝探索那些未知的事物,那么偏见与傲慢比无知距离真理更远,因为他们不仅自己拒绝探索未知,而且还自动屏蔽掉别人的探索。
马克吐温说过:“当你发现自己站在多数的一边,就是该停下来反省的时候了。”与此同时,他又说:“绝不要和愚蠢的人争论,他们会把你拖到和他们那样低的水平,然后打击你。”
《庄子·外篇·秋水》有言:“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庄子说:“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
如果思想不在一个境界,不必互相说服,只需互相尊重;如果三观不在一个层面,不必互相指责,只需互相包容。
有一则关于孔子的小故事: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外边扫地。这时有一位来客,问他是不是孔子的学生,学生说是。于是来客就向他请教一个问题,他问:“一年有几季?”学生一听,不假思索地说:“有四季啊。”
那人说:“不对,只有三季。”学生又说:“怎会不对呢?春夏秋冬,当然是四季。”来客还是摇头说:“不对,只有三季。”两人最后约定去问孔子,如果有四季,那么来客向学生磕三个头,要是有三季,那么学生就要向来客磕三个头。
两人来到孔子跟前,把事情说明了。孔子看了看他们俩,说:“一年有三季。”学生在师傅面前不敢造次,于是乖乖地向来客磕了三个头,来客满心欢喜地走了。学生很是不解地问孔子。
孔子说:“你没有看到那人全身是绿的吗?他是蚱蜢啊,蚱蜢春生秋死,他的生命只有三季。他从来没有经历过冬天,你跟他说四季,他能明白吗?你先吃个亏,说三季,他满意地走了。你要是继续跟他说四季,哪怕是吵到明天也没有结果啊!”
所以和层次不同的人争辩,就是一种无谓的消耗,与其和他争辩个是非对错,倒不如认同他,让他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因为你永远都无法改变一个人,除非他自己想改变自己。
正如《天道》中芮小丹所说的:“只要不是我自己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叶晓明他们就是例子。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庄子一生经常与人辩论,但是他却说:大辩不辩。辩论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辩。对待有些人,唯有沉默,才是最好的方法。
你站山巅,告诉他前面是一片海洋,他在半山腰,只能看到满目的荒凉。所以与其和别人辩论,不如朝着大海前行,内心丰盈的人,从不活在别人的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