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

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2/11/7 14:53:35   

“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教学设计

考纲分析: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常见”就是指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者、为、焉、以、因、于、与、则、之、也、乎);“在文中”,主要是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惧怕文言文阅读。

《考试大纲》中规定的18个虚词的用法记忆不牢。

没有由已知推断未知,由课内推断课外的思维习惯

教学目标:

1、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8个虚词的用法

2、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文言文虚词记忆技巧和答题技巧在实战中的应用。

本节课重点复习“之”“而”“以”虚词的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何谓虚词?

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见“《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

文言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共六类: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

2、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

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

原来此联是明末陕西总督洪承畴的门联,原本无联句尾处两虚字,为“君恩似海,臣节如山”,是一副表白自己、歌颂皇恩的对联。洪承畴后来投敌卖国,遭人唾弃,便有人在原联句尾添此“矣”、“乎”二字,其意即大相径庭,成为一副绝妙的讽刺联。

3、高考的虚词要求

考查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且将“常见文言虚词”界定为18个:

其若焉,

何所为,

而且于因乃以则,

之乎者也与。

(1)诵读口诀

(2)识记18个虚词

(3)解读考查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①“在文中”,指“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放在语境里理解。

②“意义”,指找出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替代。

③“用法”,指虚词的语法功能。即结构实词成句(连词、副词、介词、、表现语气(助词、语气词)、充当实词(代词、名词、动词、兼词)。

二、虚词类型   

1.一词多类。   

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意义和用法,对此要分清。如“之”的例句:①杳不知其所之也;②遂与之俱出;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④众人慕仰,若水之归海。其中,例①是动词,译为“往”;例②是代词,译为“他”;例③是助词,译为“的”;例④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常见的虚词还有:乎、者、也、以、于、而、则、焉、其、乃、与、矣、且、夫、为、所、哉等。   

2.同类异形。   

这一类虚词在文言文中也较多,要注重积累和区分。如表示限定范围的副词有:只、止、特、但、徒、惟、仅、直、啻,可译为:只、只是、只有、仅仅。表示时间短暂的副词有:少时、少顷、少间、俄顷、俄而、未几、须臾、寻、旋、既而、斯须,可译为:不久、应刻、随即、一会儿、片刻。再如句首虚词,引起议论或表示感叹的有:夫、盖、嗟夫、呜呼、噫、若夫等。句末虚词,表示各种语气的有:者、也、乎、哉、矣、焉、邪(耶)、耳、尔、与(欤),一般根据文意可译为:吗、呢、了、啊、吧等。   

3.特殊虚词。   

特殊虚词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要注意分辨。①兼词,即一个单音词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诸(之于、之乎)、盍(何不)、叵(不可)、焉(于之)。②虚词连用,如:“借第令毋斩”中的“借第令”就是“假使”的意思;还有句末语气词的连用,一般是两个或三个词的连用,起主要、关键作用的是最后的一个词。③古代是两个单音词,现在变为一个双音词,解释时要当两个词来理解,如:于是、所以、可以等。   

三、复习策略   

1.课文是基础。   

我们复习时应在通读教材文言课文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熟悉上述课文,力求字句过关,做到能准确理解,流畅翻译。   

2.18个文言虚词是重点。   

对于这些虚词,应借助教材并参考有关工具书,以“词性——用法——意义”为序列,对其用法和意义进行一次梳理,形成一个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知识网络。   

3.练习是关键。   

复习时,适当做一些练习题是必要的,既可以巩固知识,又可以提高判断能力和解题速度。可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做夯实基础性质的练习题,练习题的材料来源于课本;第二个层次是做迁移理解性质的练习题,进行课外文段阅读,课外和课内相结合。   

4.典型例句是捷径。   

精选典型例句最重要的途径是课本中的文言文基本篇目,近年来高考试题选用的课本例句基本没有超出这个范围。在精选过程中,还要注意这样两点:一是要精选用法比较典型、能充分体现古代汉语语法规则的,不要选那些在语法上尚有争议的;二是要选字句比较浅易的,不要选那些字句冷僻的,因为例句本身是为了帮助掌握语法规则的,不要“旁生枝节”,再在“语法规则”之外增加字句理解的障碍。   

四、知识链接   

高考文言虚词推断方法:   

推断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是考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应试能力。

文言虚词的几种推断方法:   

1.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例1.(年天津卷)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闻而审,则为福矣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B.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C.有闻而传之者曰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   

A项“则”为承接连词“就”。C项“者”为助词,可译为“……的人”。D项“之”为代词,代事。   

2.代入检验法。   

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   

因为高考虚词的考查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的例句多是一些较典型的用法,应是考生熟知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课内例句中虚词的用法,将它代入另一句中去检验,就可以推断用法是否相同。   

例2.(年辽宁卷)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余以柳枝横扫之然以其猛也   

B.旦若遇之于市卒灭于虎   

C.过冉氏门而东贪牛之快而不顾车之破   

D.主人疑狗之不吠也若惟恐人之闻其声息者   

D   

A项上句“以”为介词“用”,下句为介词“由于”。B项上句“于”为介词“在”,下句为介词“被”。C项“而”上句为介词“向、往”,下句为转折连词“却”。D项的“之”均为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3.交换理解法。   

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意义和用法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   

例3.(年山东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戎尝与阮籍饮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以母忧去职 不赂者以赂者丧   

D   

D项“以”均为“因为”。A项“而”上句为“却”,下句为“并且”。B项“与”上句为介词,下句为连词。C项“之”均为助词,上句无实意,下句用在主谓之间。   

4.结构推断法。   

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分就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   

例4.(年四川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闻汝母来,可持以归养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B.辞不许,乃归白母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有司买物,多非其土产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帝欲为娶贵族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D   

A连词,来/表修饰的连词,相当于“而”。B于是,连词/竟然,副词。C代词/表祈使语气。D读音wèi,介词,替。   

5.成语联想法。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成语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古诗文,故此,其中许多虚词语的含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例5.(年浙江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然后变风发乎情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B.定国且不我怨臣死且不避   

C.又以病止酒梅以曲为美   

D.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置杯焉则胶   

B   

A项分别解释为“从、比”。B项均解释为“尚且”。C项分别解释为“因为”“把……当作”。D项分别解释为“……的样子”“于此”。(A项“然后变风发乎情”一句中“乎”的意义和用法,可以我们熟悉的成语“存乎一心”“出乎意料”来推断,应该是介词,解释为“从、于”。D项“置杯焉则胶”一句中“焉”的意义和用法,也可以从成语“心不在焉”来推断)   

6.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比如“也”,句末助词,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将军之谓也”,因为“其”一般不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吾其(语气副词,还是)还也”。   

例6.(年江西卷)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槌楚不完,而囹圄、而桎梏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计   

B.阳城以拙蒙赏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C.国家之需赋也,如枵腹待食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为有司者,前迫于督促,后慑于黜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D   

A项“而”,前一句表假设,译为“如果”;后一句表转折关系,译为“但是”,“却”。B项“以”,前一句为介词,“因为”;后一句为介词,“把”。C项“之”,前一句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句为定语后置的标志。D项“于”,均为介词“被”。   

7.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语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有些文言虚词也往往兼有多种词性,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   

如“之”有三种词性:

⑴动词,“辍耕之垄上”,之,到。

⑵代词,有第三、第一人称两种,前者是一般用法,可以不必特别记忆,后者如“不知将军宽之(代“我”)至此也”属特殊用法,要引起注意。另外,还有作近指代词用,如“均之(代“这”)二策”。

⑶助词,一般有五个用法:一是当“的”字用,作定语的标志。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是一般用法。二是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作补语标志。如“以其求思之(得)深而无不在也”。三是音节助词,无实义。如“顷之”。四是宾语前置标志。如“宋何罪之有”,翻译时省去。五是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之在句子中做主语、谓语或分句。如“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五、课堂巩固

1.(年北京卷)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问以谣俗、民所疾苦其后楚日以削,竟为秦所灭   

B.微子,太守不自知过微斯人,吾谁与归   

C.高酒具食,亲与相对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娶   

D.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B   

A事情(名词)/被(介词)。B没有/没有。C他们/你。D于是/顺便。   

2.(年天津卷)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B.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洎牧以谗诛,邯鄣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C.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D.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A   

A项第一句中的“所以”表凭借,是“用来……”的意思;第二句中的“所以”是表示“……的原因”。B项中的“以”都是连词,表原因“因为”的意思。C项中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D项中的“而”都是连词,表并列关系。   

3.(年上海卷)下列句中“为”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项城为叛军困             

B.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C.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D.为君翻作《琵琶行》   

B   A中的“为”是介词,表被动,译作“被”。B中的“为”是动词,可译为“做”。C中的“为”是介词,可译作“向”,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在门外向你母亲作答”。D中“为”是介词,译为“替”“给”。   

六、课后训练

《高考导练配套课时作业》虚词专练

七、教学反思

考纲规定的虚词,考查的目的是要检验考生对于语境的把握能力,而且从虚词的特性出发,其具体功用也只有结合语境才能比较准确地加以界定,不是单纯的积累可以发挥作用。所以,高考对虚词要求的能力是与知识的实际运用规律相匹配的。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与文言实词相比较,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四是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因此,确切掌握文言虚词的这些特点,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所以掌握规律,加强训练是关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24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