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燕雀 >> 燕雀的种类 >> 家庭养鸟这几种症状不容忽视主人一定要做
上篇文章给大家介绍了几种家养鸟的常见症状和解决方法,今天继续给大家介绍另外几种!
一、当鸟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废绝,口渴,消瘦,体重减轻,羽毛松乱,无光泽,脱水弓背,翅下垂,闭目,呆立,腹泻或轻度腹泻,粪便呈水样或黏液性绿色便或棕色黏液便,偶带血,或血性稀便。这是患了球虫病的症状。本病对雏鸟和幼鸟危害最大。这种病雀形目和鹦形目最为常见。
解决办法:保持环境卫生,以预防为主,强化消毒制度。用火焰喷灯消毒鸟舍.鸟笼.鸟场及周围环境。用5/热火碱水消毒鸟舍.运动场和垫料或鸟笼。饲养用的水缸,食缸等用具用热火碱水煮沸消毒。沙土和垫料应经常更换。
二、当家养鸟食欲下降,羽毛松乱,无光泽,脱毛期延长,消瘦,精神不振,经常腹泻,鸟有喜吃墙皮或叼毛等怪癖,或突然从栖杠上摔下来,或抽搐,昏迷,或瘫痪不能站立,不能行走和飞翔,头颈扭曲,或倒在地上打转。营养不良,体重减轻,逐渐衰竭等,严重者会导致死亡。出现这种情况一般就是感染了绦虫病。这种病经常会出现在:芙蓉、文鸟、太平、画眉、燕雀、鹦鹉类、斑犀鸟、金丝雀等等。
解决办法:注意搞好卫生,消除鸟绦虫的中间宿主蚯蚓和蛞蝓等,防止感染,每年定期驱绦虫1至2次。用火焰喷灯消毒鸟舍及地面。鸟类患绦虫病很普遍,而且鸟类绦虫对药物有较强的抵抗力,药物治疗时,可能只驱出一些体节,而绦虫头节仍留在肠内,会再发育成完整的绦虫。因此,养鸟者在用药物驱虫时,必须在鸟的粪便中找到绦虫的头节,才算达到驱虫的目的。最好每年对鸟驱虫1至2次,保证鸟的身体健康。
三、精神沉郁,羽毛松乱,无光泽,食欲减退,不喜欢运动。嗉囊壁增厚,发炎,黏膜上覆盖有絮状渗出物,黏膜不程度的剥离,病鸟精神不振,呆立,营养不良,不愿活动,但很少死亡。出现这种情况一般就是患了毛细线虫病。
解决办法:注意环境和鸟场,鸟舍及鸟笼的卫生,并要阻断在饲养鸟场附近存在的中间宿主(蚯蚓)。对新进来的鸟要先隔离饲养,以防带虫感染他鸟。病鸟粪便要物理热处理。
养鸟要经常多学多看多观察,在饲养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这样才能养出一只可爱健康的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