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的统治者大力提倡佛教,后主李想曾在境内大修佛寺,并在城南郊牛首山一带建造许多佛寺在栖霞寺修筑了舍利塔.共五层八面,每面都雕刻有精美的佛教故事画,艺术价值很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牛首山附近发掘了规模很大的南唐二陵,是开国君主皇帝李昪和他的儿子李经的陵墓,墓室全长21米,分为前中后3个室.以及8间至10间侧室,主室四壁砖砌,还有石刻的柱、仿和斗拱,这是我们解当时建筑的较为重要的资料。墓中还出土了大量精致的壁画、彩绘纹饰以及一些石雕作品,还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如陶俑、瓷器、金属器皿、陶器、哀册等,是我们了解当时南京地区建筑、彩绘、雕塑艺术和陶瓷工艺的重要资料。南唐政权仅存在了38年,灭亡于北宋:北宋时,在南京建江宁府,为东南的重地,北宋的重要政治家和大文学家王安石就曾经担任过江宁府的地方官,而且死、葬皆在江宁,南宋时,金陵改称建康府,它是当时抗拒金兵南下的前哨据点之一。年春天,名将岳飞就是在建康城南的牛首山大败金兵.并乘胜收复了建康府。元代,金陵先称建康路。后改集庆路.仍是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元末.农民起义纷纷而起,朱元璋趁势率起义军攻占了集庆路,以后,他就以集庆路为政治中心.向东、向北发展,相继统一了中国,驱走了蒙古人和元朝贵族,建立了一统的明朝。年,朱元璋改元集庆路为应天府.以开封为北京,以应天府为南京。南京之称由此而来(年.朱元璋又决定废除开封的北京地位,决定定都南京。于是南京第一次作为全国统一王朝的国都。明朝对南京的营建前后有两次大规模施工。,第一次修筑了宫城和皇城,第二次扩拓了外廓城。第一次始自年,直到年才完工,前后一共用了21年时间。现在的南京城.基本上是明初应天府城的轮廓。明初的南京城是在南唐的金陵城、北宋的建康府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它的东面以紫金山西麓为邻,把燕雀湖填平作为皇城;北面到玄武湖,把富贵山、覆舟山、鸡笼山都包在城内;西北扩拓到了长江边上的狮子山;西南面则是南唐和宋元以来的旧城址。这样,明朝就将六朝时期的建康(业)城、石头城和南唐时的金陵城统统包括在内,并向东向南扩拓.使得南京地区的山、水城联为一体.风貌独特。南京城的城垣全是砖砌的,全长约67里。这座砖城之长,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属于第一,而且也是世界之最(巴黎城垣长59里)。南京城的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约20里,东西宽约11里,完全打破了中国历代都城正方形或长方形的传统。明南京城的平面布局如此,完全是从当时的地理条件.以及从防守方面考虑的:,明南京城垣的高度一般为14一21米,城垣基址宽14米,顶宽4一9米基座用花岗岩和石灰岩砌成,上面再砌大砖明南京城所需城砖是从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苏5个省个州县烧制好后再调运来的城砖七都打印着府县齐、监制人名和造砖人名.为了使得城坑坚固耐用,砌砖时,通常在砖与砖的来缝中灌以特殊的“央浆”、这些“‘夹浆”是用糯米汁或高粱米汁与桐油、石灰混合而制成的.:明代的城墙至今保存完好.与这种特殊的浆汁枯合比较牢固有关,城上铺有砖路,并砌有垛门1万余个。明初南京城共有13座城门,它们是:正阳门(今光华门)、通济门、聚宝门(今中华门)、屯山门(今水西门)、石城门(今汉西门)、清凉门、定淮门、仪凤门(今兴中门)、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今和平门)、太平门和朝阳门(今中山门),其中、通济门、聚宝门、三山门、石城门系依南唐江宁府城的通济门、南门、龙光门、西门的旧制并加以改造形成的、聚宝门最为宏伟,有门券4层,两道门券之问为瓮城,城门上皆有“千斤闸”,城墙上还有藏兵洞23个,城顶建筑高大豪丽的城楼,一座城门就可供驻守。皇城位于应天府城的东面偏南,将燕雀湖(即前湖)填平而成,所以南高北低。皇城平而呈方形,东西米,南北约术、皇城内有宫城和衙署区。皇城共有4门,它们是东面的东华门.西面的西华门,北面的正安门,南面的承天门。承天门前夕卜卒.筑有洪武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7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