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在哪 http://www.znlvye.com/前言:做一个名将,在历史上不稀罕,唯有定乱安民,才算是把事情做到位了。在中国古代,军人最好的归宿就是“马革裹尸”,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军人死在战场上,也算是给自己一生戎马,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与自己最亲密的战友——骏马,葬在一处,也算是有个伴儿了。但是一种归宿,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向往,必然要有精彩的故事与之相伴,才能绽放出打动人心的光辉,马革裹尸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便是东汉名将马援。马援的曾祖父叫马通,是西汉时的大臣,和兄长马何罗一起谋刺汉武帝,事败被杀,当了金日磾上位的踏脚石。世上这种事儿真是说不清,大名鼎鼎的祖宗,也有着辱没门楣的不孝子孙;身败名裂的祖宗,也挡不住忠臣孝子出头。而马援是后者,他成为了马姓人的骄傲。01.善治农牧马援生在西汉末年,新莽政权建立之时,他已经成年了。年少时,他便想做些实事,不愿意把生命花在书本之间。那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去边地,一边耕作,一边放牧。满仓的粮食和遍地的牛羊,就是他向往的生活。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大哥的去世打断了他的畅想,接下来整整一年,他都在大哥的墓地结庐而居。后来按照家里人的规划,在家乡当了一个小官,过上了平淡安宁的生活。可世事最迷人的便是未知,最大的特点就是变幻无常,马援也将借此走上另一条人生道路。他当时担任郡督邮,负责押送一名重刑犯。一路上的交谈,他发现了对方是个很可怜的人。想想也正常,每到王朝末年之时,冤假错案就特别地多。至于重刑犯到底有怎样的隐情,史书上没有说,但马援最终放走了他,和汉高祖一样,上演了一出“丰西泽纵徒”的故事。之后,他和汉高祖一样,也被迫踏上了逃亡之路。不知是不是多年前那个愿望,还在他的心里隐隐悸动,他这次逃亡的目的地,又选择了边地。后来天下大赦,他也顺势定居当地,过起了且耕且牧的日子。由于他因地制宜,畜牧有方,更兼处事公正,前来依附他的人越来越多,竟达数百户人家。面对马、牛、羊几千头,谷物数万斛的巨大财富,马援颇为感慨,他认为财富的价值在于救济贫弱,如果执迷于聚敛,而不把它用到最有价值的地方,不过是个守财奴罢了。因此,便将所有财富分给了兄弟朋友。他要的是内心的平静,以及创造财富的成就感。02.出使公孙述时间就这样,在平淡而又充实的生活中渐渐流逝,来到了新朝末年。当时局势动荡,各地风起云涌,马家兄弟也被迫避居凉州。在这里,他受到当地军阀隗嚣的器重,被任命为绥德将军,进入了对方的决策层。凭着老乡的身份,他受命出使称帝四川的公孙述一方。公孙述本想在老交情马援面前,摆摆皇帝架子,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史记·陈涉世家》的启发。毕竟,已经称王的陈胜,在面对那群“苟富贵勿相忘”的老兄弟时,失了威仪,实在很没面子。可摆架子也分人呀,那群“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老兄弟们,或许会被皇帝的威仪吓住。可马援这样历经乱世,文武兼备的大才,只会看实力,根本不在意这些虚张声势的东西。于是回到凉州之后,马援便向隗嚣汇报道,公孙述是个井底之蛙,不用在意他,全力谋划东方吧。也不知道听到这话的公孙述尴不尴尬,这脸都填到都江堰里了。反倒是和马援有过一番深谈,又一起南巡的光武帝刘秀,获得了对方的高度评价,远胜公孙述这个老乡。03.转战四方顺理成章,马援把自己的结论告诉了主君隗嚣,而对方也从善如流,归降了光武帝。没了马援在凉州坐镇,隗嚣禁不住手下人的鼓动,又起了称王称霸的心思。于是,在马援的一力坚持下,汉军对战力强悍的凉州发起了进攻。凉州军人心浮动,大面积归降,胜负之势很快明了。随后作为熟悉凉州的名将,马援受命处置善后事宜。之后,老将军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北击乌桓、两平岭南,哪里出问题,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一方面是因为汉光武帝以富贵酬功,而不滥施官职,给了马援这样有本事的人很多机会;另一方面是,马援将军确实能打仗,也能安抚地方。04.抚慰地方他不光光是在军事上击败敌人,更会组织当地民众恢复生产。因为他深知,有野心的人是少数,大部分盲目跟从的人,都是因为活不下去了。有恒产才能有恒心,民有恒心,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所以每到一处,他都组织人力,整修官府建筑,开渠引水,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生产活动。治理民生,他可是专业的,年轻时的经历正好用在此处。除此之外,马援明白,风俗文化不同,也是造成边境矛盾冲突的原因之一。为此,他参照汉律,广泛征集当地人的意见,结合当地的风俗,对叛乱地区原有的法律进行修改。此后,当地人始终遵从马援修订的律法,被称作“奉行马将军故事”。做一个名将,在历史上不稀罕,唯有定乱安民,才算是把事情做到位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9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