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燕雀 >> 燕雀的习性 >> 刘邦起兵亭长摇身变沛公,踏上浴火重生路
公元前年,秦始皇为了修建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大兴土木,劳役百姓,使得民不聊生,再加上秦朝律法严厉,导致天下苦秦久矣,这时候,一点点火星就足以点燃反抗的热情。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即便你不知道陈胜吴广,但一定听说过这句话,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还有另外一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两句话都和陈胜有关。
正是说这两句远大抱负的陈胜,第一个站出来反秦,也是作为苦役押解至咸阳,途中遇大雨误了期限,在秦朝会判死刑。反正结果都是死,干脆揭竿而起,于是陈胜吴广起义了。
有一点比较纳闷的就是,他们打的旗号是扶苏和项燕,一个是秦始皇儿子,一个是被秦国战败而死去的楚国大将,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不知道是不是读书少,随便找了两个名人背书,这个无从而知,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陈胜吴广起义应该走不远。
结果,他俩起了头,没走多远就被镇压,但是这火苗燃起来就不容易被扑灭。
2.刘邦接棒
瞬间,起义之火燃遍大地,项羽叔侄俩也起兵抗秦。这时候各衙门开始慌了,一是没有能力镇压起义大军,被朝廷处罚,二是也要防着被洗劫一空保命要紧。
沛县县令慌了,忙找来萧何商量对策,萧何分析天下大势,认为秦朝王气已尽,还是顺应大势为好,并建议把刘邦找回来作为带头大哥。
刘邦正等着这大好时机呢,早早带着一帮一起逃命的兄弟出山集结,恰逢被萧何派来的樊哙遇上,于是并坐一起,带着上百号人向县城进发。
这时候,县令坐不住了,自己曾经下了追捕令,如今迎接刘邦进城,害怕刘邦记恨在心会杀了自己,想先下手为强。
这点技俩在萧何眼里简直雕虫小技,于是和刘邦一商量,先诛杀县令,然后带领县城百姓反抗暴秦。城里百姓苦秦久矣,有了带头大哥,纷纷跟着刘备干大事,就这么趁火打劫浑水摸鱼,刘邦摇身一变,从此当上了沛县的起义大哥。
3.亭长变沛公
带领起义大军不是件容易的事,胜利不敢奢望,一旦失败,可是株连九族的大罪,起义初期,刘邦也觉得自己资历不够,先是推荐威望最高的萧何。
读书人就是这样,懂得越多越胆小,萧何心里也明白,就目前形势而言,亡秦是板上钉钉的事,但是天下豪杰众多,凭什么自己能成功,万一失败了,做首领的可是罪大恶极,咱读书人还是规规矩矩的,做个参谋,于是拒绝了刘邦的推荐。
这时候,人群里有人高喊:你刘季天生富贵命,出生的时候大腿上有72颗痣,这就是上天的暗示,将来必成大事,我们只愿意跟着你干。
这些欢呼声,刘邦很享受,心里想,之前吕公说自己富贵面相,后来田间老翁说我命贵不可言,斩白蛇成为赤帝之子,我就是将来的真命天子啊,欣赏接受。
这时候还是萧何站出来了,帮刘邦取了个接地气但是后来响当当的名号:沛公。这一年,刘邦48岁,亭长变沛公,可谓大器晚成。
4.总结
阿房宫,秦始皇陵的修建,导致天下民心生变,大泽乡起义之火迅速燃烧起来,刘邦的机会也就来了,尽管年近知天命,但是没有选择听天由命,而是选择谋划天下大事。
只要你有抱负,就不怕年高,四十八岁照样可以创业闯天下,刘邦就是个最好的例子,值得我们学习,不要觉得五十岁了就等着退休,没有了锐气,只要你敢拼命,你的未来还真说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