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燕雀 >> 燕雀的习性 >> 城市副中心生态环境良好成为候鸟停歇补给新
苍茫的芦苇荡间,几只白鹭和红喉歌鸲腾空而起,翩然飞过;静谧湖面上,凤头、赤膀鸭、赤嘴潜鸭等悠闲游过,留下一道道水波……眼下,候鸟迁徙的“先头部队”正陆续抵达北京各个“中转站”。北京城市副中心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候鸟停歇补给的新选择。
候鸟迁飞南下“先头部队”已抵达
“老史,我前几天看到了一对鸳鸯。”“好嘞,我留神着。”西集镇潮白河橡胶坝的8公里水域,是水鸟监测站的史海峰每天观察记录鸟类的范围。
河水清澈,河边秋色宜人,几只野鸭不急不慢地游过,常来岸边遛弯的市民跟路过的史海峰报告最新“鸟踪”。
“去年结冰的时候,就有大批候鸟在我们这儿的河中岛上歇脚觅食。”说起这里的环境惹鸟爱,老史倍儿自豪。
最近,这片水域又有了新动静,常能看见迁徙的候鸟。“看!西边又有4只黄雀。”史海峰手持望远镜,遥指天上的小鸟。“燕雀、黄雀、朱雀等小型候鸟已经出现了,大型的雁鸭鸟还没到,应该快了。”
史海峰的小本儿上记得很清楚:10月16日至26日,西集鸟类监测站共监测到鸟类只,其中包括喜鹊、野鸭、山鸽子等,其中还有不常见的鸿雁6只、翠鸟两只和白鹭28只。
记者从园林绿化部门了解到,目前南下候鸟“先头部队”已经抵京。这些候鸟来自西伯利亚、远东地区以及我国东北一带。受到不同程度寒流的影响,部分地区降温较早,今年候鸟的“先头部队”到达北京比往年提早了几天。这批提前抵京的候鸟群里,有灰鹤、天鹅、豆雁等。
史海峰看见的,就是今年秋冬季迁徙鸟类中提前抵达的“小股部队”。
据了解,北京是候鸟迁飞的重要一站。全球有8条候鸟迁徙通道,其中3条与中国密切相关。北京处在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上,同时又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向华北地区的过渡地带,因此成为许多候鸟春秋两季迁徙的必经之路。
目前,全市范围内建有88个候鸟监测站,通州区有4处,均位于迁徙通道的重要节点上。从年的监测情况看,候鸟迁徙在北京停歇的地点越来越广泛,观测到的数量也明显增加,还出现了过去在北京难得一见的珍稀鸟类,这都反映出北京生态在逐渐改善。
今年以来,通州区共监测大天鹅、灰鹤、豆雁、赤麻鸭、绿头鸭等前来栖息鸟类近20万只,其中灰鹤数量达上千只。
水清景美一年四季能观鸟
除了史海峰等鸟类监测工作者,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