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燕雀 >> 燕雀的习性 >> 薛宝钗不想去清虚观打谯,贾母为何非要让她
第一节清虚观打谯,贾元春为何只让爷们去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贾元春派太监通知府里爷们,去清虚观打谯。
袭人又道:“昨儿贵妃打发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叫珍大爷领着众位爷们跪香拜佛呢……
打平安谯,就是祈求神明保佑风调雨顺,天下太平的一种民俗。
大家注意,这里元春怎么说的,她派太监转达的是让贾珍带着众爷们,去清虚观打三天平安谯。
爱热闹的凤姐,听说元春让打谯,就邀约宝钗、黛玉和宝玉一起去看戏。
宝钗笑道:“罢,罢.怪热的。什么没看过的戏,我就不去了。”
凤姐告诉宝钗,道观里凉快。两边都是楼。咱们要是都去,就提前通知道观里,把楼打扫干净了,挂上帘子,一个闲人都不许放进庙里。
又说,她已经回过太太了,宝钗和黛玉要都不去,她就自己和爷们们一起去。
凤姐这是告诉众人,王夫人已经批准她,去道观里看戏了。
贾母一听凤姐这么说,就笑道:“既这么着,我同你去。”凤姐听贾母也要去,笑道:“老祖宗也去,感情好了!就只是我不得受用了。”……贾母又向宝钗道:“你也去,连你母亲也去。长天老日的,在家里睡觉。”宝钗只得答应着。
贾母就派人去通知薛姨妈,顺路告诉王夫人都一起去听戏。王夫人说她身体不好,还有元春要派人过来,她就不去了。
虽然王夫人有事不能去,她却转而又通知,府里的丫头们,初一这日府里放假,有想逛的,都跟贾母一起去看戏吧。
第二节王夫人推波助澜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大
王夫人的话,不多时就在府里传开了。
丫头婆子们哪有不想出去看景观戏的,即便是像迎春这样懒得出门的小姐,在丫头们的劝说下,也都一起去了。
那么王夫人真的是因为,身体不好元春来人去不了吗?
惜墨如金的曹公,花费如此大段的笔墨,又究竟想说什么?
咱们再往下看,初一这天,贾母率众、大车小轿排的如同长龙,一街两巷的民众都来观看,贵族出行的热闹景象。
接到电话通知的清虚观张道士,早已带领小道们,张席摆宴,在路两旁等候。
众人下轿时,一个剪花烛的小道士,不小心撞到了凤姐。被凤姐甩手一个耳光打倒在地。这谯还没打,就先把人打了一顿。
更可恶的是,贾府里的一群婆子,没有一人上前拉起来。反而又喝着让凤姐继续打。这一幕,真的令人心惊胆寒。这些个在贾府里,为奴做仆的人,一出公府,也要欺压更为弱势的人。
贾母下车看到了,忙让贾珍去扶起来,又给小道士拿钱买果子吃。借此教训了凤姐。咱们前边文章里讲过,这里不在做详细解读。
咱们再看一行人到了道观内,又都做了什么?
贾珍知道张道士,虽以前是荣国公的替身。然而,时过境迁,此时的张道士,早已不是当初,他们家奴一样的人物。
如今掌管“道录司”印,又是当今皇上封的“终了真人”。现今王公藩镇都称他“神仙”。
贾珍见到张道士,也不敢轻慢。就一边叫着张爷爷,一边要扯张道士的胡子,和他打趣着进来。
贾母见到张道士,连声尊呼老神仙。
凤姐毕竟太年轻鲁莽,就如同年轻的我们,哪里懂什么、那么多的处世规则,个中玄机。每天狂妄的唯我独尊,好像别人都不如自己。
“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大,坎井不知江海之辽阔。”当什么都明白了,也就不在年轻。
王熙凤看到张道士,就一会叫张爷爷,一会又称兄道弟的。
凤姐儿笑道:“张爷爷,我们丫头的寄名符儿你也不换去。前儿亏你还有那么大脸,打发人和我要鹅黄缎子去!要不给你,有恐怕你那老脸上过不去。”张道士呵呵大笑,说眼花了,没看到凤姐也到了。
贾母见凤姐越说越离谱,就制止王熙凤说,猴儿你这样和老神仙说话,不怕下割舌头地狱。
凤姐说,我们爷儿们不相干。又说,张道士也成天骂她呢。而张道士这里说没看到王熙凤,就是对她打小道士的不满。凤姐也没听出来弦外之音。
寒暄过后,贾母与凤姐就带着众女眷,上楼听戏。
贾珍报过剧目后,贾母一语不发。那么这又是报的什么戏?
第一场是《白蛇记》。第二场是《满床笏》。第三本是《南柯梦》。
大家看这三场戏的顺序,就是对应的贾府的现状。此处,咱们前边文章里讲过,不在赘述。
只是这种警示,对于正醉生梦死的贾府诸人,根本起不到作用。
薛宝钗借口怕热,不愿意来道观听戏。真是因天气热吗?
聪慧的薛宝钗看到了,此事的不可为之处。
第三节率先觉醒的贾府女性
贾元春元宵节回娘家,刚踏进大观园,就说太奢华了。让娘家人低调行事。
这次清虚观打谯,元春又安排的清清楚楚,让贾珍带爷们去。就是怕府里女眷们,万一都跟去。
而被元春封妃的喜悦冲昏头脑的王夫人与贾母,却没听从元春的指挥。
不光王熙凤与贾母去了,还带上了大批女眷。
这一场打谯,明显违被男尊女卑的时代背景。
贾元春让太监去贾府通知时,就说的清清楚楚,让贾珍带众爷们,去清虚观打谯。就是怕府里女眷们又瞎掺和、惹麻烦。
爱热闹的凤姐,就要一起去看戏。贾母一听王夫人同意凤姐去,她也要去凑热闹。就这样连三挂四的,整个府里的女眷们,都去了清虚观。
大家不要忘了,那个封建社会时期,倡导的就是小姐、太太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贵族女性更是不能随便抛头露面。
王熙凤是比较率先觉醒的女性,她就想与男人平起平坐。不想接受任何束缚。
贾母劝说薛宝钗一起去看戏时,说了句:“天长地老的,在家里睡觉。”这句话也体现出贾母的开明。
老太太也不认同,把女性们都像猫狗一样,锁在深宅大院。
就这样府里的小姐太太们,除了王夫人有事,剩余的都随同她们去了清虚观。
但是,这些在今天看来,比较正常的行为。在古代某些时期,是不被允许的。在皇族们眼里,这不光是对抗男权,也已是挑战了皇权。无论如何,那些更高高在上的人们,都无法容忍,贾府的女眷们,这种越礼行为。
而此时清虚观的张道士,已经深受新皇帝的喜爱,王孙贵胄们见了,都尊一声“老神仙”。早已不想被人反复提起,荣国公的替身之事。
贾府里这么多女眷前去,被勾起往事的张道士,内心也是非常不满。
贾母与凤姐的胆大妄为,也给贵妃贾元春,带来了说不清的麻烦。
“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我们都在万丈红尘中,如同王熙凤一样横冲直闯。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触碰了,很多想象不到的规则边缘。
曹公通过王熙凤这个人物,带给我们的警示就是,及时回头。好好忏悔,真心改过。
《红楼梦》不光是文学瑰宝,还是一部普世的哲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