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燕雀 >> 燕雀的习性 >> 诚哉女丈夫董竹君的百年传奇人生路
在上海黄浦区茂名南路59号坐落着一家花园式饭店,名为锦江饭店,它是新中国在上海的第一个国宾馆。锦江饭店曾先后接待了个国家的多位元首与政府首脑,它也成为了我国在世界上最为著名的饭店。而比这饭店的历史更耀眼的是该店的创办者,被郭沫若题诗称赞“诚哉女丈夫”,她就是董竹君。
董竹君
出生赤贫误入烟花之地
年正好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那一年,董竹君出生于江苏。父亲是一位黄包车夫,母亲是粗做女佣。后来父亲不幸患病,无钱医治。因董竹君长得俏丽,人称“小西施”,被老鸨看上,利诱其父母。无奈之下,父母含泪将13岁的董竹君卖入长三堂子为“清倌人”(即卖唱女),学唱京剧。董竹君被“出租”三年,“租金”三百元。聪慧的她学习特别快,成为了长三堂子的一块招牌。
少女董竹君
然而这烟花柳巷乃是非之地,实难保全自己,董竹君不得不为自己的未来担忧。有幸,她在妓院中结识了在辛亥革命中曾经出任蜀军政府副都督和蜀军总司令的夏之时。年,是董竹君人生的第一次转折。14岁的董竹君与27岁的夏之时相恋并相许终身,年纪虽小却很有独立意识的董竹君为了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她对夏提出了四个结婚条件:不做妾;不要夏出一分钱赎身;婚后,带她到日本读书;将来夏从事革命,她料理家务。
从“清倌人”到督军夫人
一天,她看准机会,装病机智地支开了看守她的人,逃出妓院。她在自传《我的一个世纪》中详细记载了当时的情景:“这一回他一走,我把身上的丝罗绸缎服装统统脱掉,也顾不得冷了,只剩下一套白色的内衣裤。又把金玉耳环、戒指等手饰也都取下来……哆哆嗦嗦地一口气跑下楼梯,奔到弄堂口,赶忙叫了一部黄包车给了他这钱,叫他拉到日租界虹口爱尔近路二号夏爷居住处。在路途上,我顾不得车夫的劳累,直催他跑得快些。一路上,心惊肉跳地老回头张望,看有无追兵赶来。”
惊慌逃脱的她与此时被袁世凯悬赏捉拿的夏之时汇合了,二人结了婚,后去日本,夏之时也信守承诺,送15岁的董竹君入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读书。这段日子也是董竹君一生中少有的安乐甜蜜的时光。正是此时,老师夏斧师将丈夫给她取的名字“毓英”改为“董篁”,字“竹君”,自此董竹君这个名字伴随了她一生。
董竹君结婚照
黄粱一梦
年,由于夏之时在四川派系斗争中被解除了公职,仕途失意,逐渐吸食鸦片,经常在家对董竹君和子女横加指责。在董竹君患肺病避居的三个月里,他也从未去看望。这段看似美好的爱情逐渐出现了裂痕。经过自己苦心劝告,夏还是浑浑噩噩,意志消沉。董竹君失望透顶决心放弃这段婚姻,二人于年离婚。
曾经意气风发的夏之时对董竹君曾经知惜的情感早已不在,只留下无情的伤害与失望。董竹君离开夏之时的时候,夏十分轻蔑地说道:“如果你不弄得走投无路,带着四个孩子跳黄浦江的话,我手板心里煎鱼给你吃。”然而,要强的董竹君偏要做出一番成就证明自己。离婚时她只带走了四个女儿。
从筚路蓝缕到闻名遐迩
离婚后的董竹君是自由的也是艰难的。在战火纷飞的乱世,带着四个女儿的单身妈妈想要在上海立足谈何容易。离婚后的最初几年,董竹君去的最多的是典当行。她曾先后开办富祥女子织袜厂、飞鹰黄包车公司、群益纱管厂,她成为上海第一个开办工厂的女性。这些实业或夭折或毁于战火,但都没有击垮她。她回忆说:“那时,生活几乎有断炊之危,可是我的情绪始高,很有劲。生活充满着朝气,不感到丝毫不舒畅,总觉得这是黎明前的黑暗,光明即将到来。我信心百倍地带着孩子们欢欣愉快地度日。”
年春末她办起的小规模的群益纱管厂,董竹君经过高人指点,远涉重洋菲律宾,招回了一万元股资扩大生产。然而,时局动荡中个人命运如一叶扁舟,如曙光般的事业因年日军进攻上海闸北,纱管厂遭到炮击,被迫停工。而后,无钱就医的父亲离世使她备受打击。
一位萍水相逢的李嵩高先生,听闻她的事迹,慷慨解囊资助她两千元,给了她新的希望和东山再起的资本。历经数次创业失败的董竹君终于在事业上有了起色,年锦江川菜馆正式挂牌营业,由于精心的管理、优雅的环境、颇具特色的菜肴。饭店开张后生意红火,座无虚席,盛况轰动全市。连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以及当时南京政府要人和上海军政界人物来吃饭也得等上很久。这都源于锦江饭店独特的风格与美味佳肴的魅力。
民国上海代用币:“锦江董竹君”(正)
民国上海代用币:“锦江董竹君”(背)
中西合璧的锦江饭店
董竹君并不是个只会蛮干的人,她有着蕙质兰心和独到的眼光。“我经常注意市场情况、政治经济消息,以及社会风气、习俗、气候、节日.....信息灵通,经营灵活。”同时,在饭店的装修上精致的设计、中西兼收的风格让她的饭店成为上海滩独特的所在。她认为“无论是居家或办企业,在任何场所、在什么环境下,只要有起码的物质条件,就应尽可能注意整洁、美化。原则应是继承我国固有的美学传统,适当吸取日本、西方的优点,将中西方的文化有机地结合。”因此,从开始到后来的扩张,有关锦江内外部的设计、装修、色彩、用具、格调等等,都是董竹君围绕着这一主导思想亲自设计、监制。锦江川菜馆的店面与后弄搭天桥,前后连成一起,使天桥通道和楼梯以及前后左右、上下曲折雅趣的二十几间大小房间都能连贯串通,并且在营业时又不互相干扰,保持了环境的安静。
大厅四周墙壁全是本色柚木护墙板,地板是菲律宾的沃克木地板。五彩宫殿式的屋顶,顶上悬吊三盏嵌有精致磨砂玻璃的红木雕花宫灯,因东西两个宫殿式横柱内霓虹灯的照射,光彩夺目。大厅南边是一排装配磨砂玻璃的中式柚木格子窗户,窗户前面是一排花台。厅内东墙边,设有彩色电光反照的喷水池和鸟笼架,墙上挂有张大千先生画的竹子,郭沫若所赠亲笔手书“沁园春”。
锦江饭店
锦江的“特别间”与其它房间隔离,室形格调别具风趣,分外雅静。四周墙壁及天顶都以本色柚木嵌镶、西式柚木家具,紧贴窗墙一排浅红色长沙发和浅紫红色地毯,窗帘由白纱和浅色的玫瑰红呢双道合成。室中吊一只大理石的反光灯。沙发旁有落地灯一只。壁上有中西书画和紫铜大螃蟹一对,作为点缀。在每个楼梯口,都设有公用电话,而此间设有专用电话。
锦江还特制有红木文房四宝匣,匣面用黄杨木镶上“双双燕雀行书案,点点扬花入砚池”。落款锦江主人制,乙亥(年3月),内贮精造纸、墨、笔及端砚。
玉汝于成,功不唐捐。董竹君依靠智慧与才干,成为我国第一代著名的女企业家。她先后创办了我国第一家由女性开办的工厂群益纱管厂、闻名全国的锦江川菜馆与锦江茶室。新中国成立之初,在锦江川菜馆与锦江茶室的基础上,开办了上海第一家可以接待国宾的锦江饭店,她亲自出任董事长与总经理。改革开放之后,董竹君一手创办的锦江饭店已经发展成了著名的锦江国际集团,“锦江”也早已成为了中国驰名商标。
新时代需要新思想
董竹君勤奋好学,一直吸收新思想充实自己,她出资创办《上海妇女》杂志,宣传新时代的进步思想。与此同时,在她的饭店尝试招收女服务员,成为上海滩轰动一时的事儿。同时她追随革命,以她的社会关系与经济实力为中国共产党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通过全力办企业,以多种方式支援革命。曾经也因革命工作而锒铛入狱,九死一生。周恩来总理曾经专门设家宴感谢她为革命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苦心栽培,儿女皆俊才
乐观独立的董竹君是子女最好的榜样,她说,子女是她手中的风筝,不论飞向何处,她依然握住风筝线,随时通信教导。在她的教育下,几个子女们都在各自专长的领域有所作为:长女夏国琼、二女夏国绣赴美学习钢琴和声乐;三女夏国瑛赴纽约大学学习电影技术,回国后参与创建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小女夏国璋留美深造,取得博士学位。年,董竹君唯一的儿子、从小养在成都的夏大明也返沪,一家人终于团圆。也就是在这一年,董竹君和她的五个孩子在上海凡尔登公园31号家院内留下了唯一的团圆照。
董竹君与一子三女唯一合影
董竹君97年的人生贯穿近代中国百年风雨飘摇的岁月。她的背后,是一个世纪的中国曲折崛起史: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时局动荡: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帝逃往西安...历经爆发改朝换代的辛亥革命、北洋军阀统治、“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十年内战、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经十年文革,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她的故事也通过电视剧《世纪人生》进行了演绎。
《世纪人生》剧照
风云变幻浮沉路,一路崎岖少行人。而董竹君之所以成功,其中有幸得贵人相助的因素,更有赖于其自身百折不挠的精神内核。她在自传的序言中说:“我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不因冷落而怀疑信念,亦不因年迈而放慢步伐。”这是其坚韧如竹般性格的最好诠释,也激励后辈不论生活历经多少磨难,当自强、自尊、自爱。
董竹君(-)一个世纪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