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燕雀 >> 燕雀的习性 >> 为孩子选诗丨生动空灵的诗性思维,才是学中
选编诗集不是随便在哪里看到一首诗就抄下来用的,要重视版本,也就是说,必须从善本中找,并且注明出处。这是一个习惯,虽然现在孩子意识不到,但我要以身作则。
养成了注重出处的习惯,孩子以后做学问就不会流于道听途说,也不会流于自己的臆想,而是必须有理有据。
别人选过的诗,说过的话,多少夹带私货,我们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认识,必须尽量去源头找资料。
怎么选编诗集呢?先要定好原则。我的原则是:1.可能会在以后的课本中学到的,咱们尽量不选。像什么“故人西辞黄鹤楼”之类的,到处都是,现在读了,以后又读,那就重复了,浪费了精力,不利于扩展学习的宽度。比如李白的诗,脍炙人口的有很多。我选的是《观放白鹰二首》:八月边风高,胡鹰白锦毛。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寒冬十二月,苍鹰八九毛。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这就不是那么太常见。还有《送张舍人之江东》: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2.选诗但又不能选得过于冷僻,还是要跟常见的古诗有一些关联和呼应。比如我选了杜甫的《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还算常见,尤其是最后两句。还有张子和的《渔父》: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蚱蜢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渔父》其实是张子和写的一个系列,有很多首,常见的是第一首:“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我选的这个,是第二首。3.兼顾各个朝代,主要以汉魏六朝、唐朝、五代为主,宋朝以后的选得就少了。所谓诗,在我们眼里是宽泛的,包括词、曲、乐府,也包括现代诗歌。最早的,我们选了东汉蔡邕的一首《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长相忆。最晚的,我们选了现代诗人袁可嘉的一首《岁暮》:庭院中秃枝点黑于暮鸦,(一点黑,一分重量)秃枝颤颤垂下;墙里外遍地枯叶逐风沙,(掠过去,沙沙作响)挂不住,又落下;暮霭里盏盏灯火唤归家,(山外青山海外海)鸟有巢,人有家;多少张脸庞贴窗问路人:(车破岭呢船破水?)等远客?等雪花?院子里乌鸦落在枯枝上,人们各自乘坐车船,万里归家。寒假孩子也要看到这些,经历这些,感受这些,在诗歌里应当遇到一个回应,这样,文学就跟生命体验连在一起了。而且,这首诗在形式上也不拘一格,连括号都用上了,这也提示我们写诗不要有什么束缚。4.侧重选取风格上比较质朴高古的诗,尤其是某种诗歌形式早期的作品。比如,词,我就没有选宋词,而是选李白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回程,长亭接短亭。5.“诗缘情而绮靡。”诗歌都是要表达感情的,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感情不需要复杂,越简单明快直接,就越好。比如,长夜歌舞,很快乐,所以选了王融的《秋夜》:秋夜长复长,夜长乐未央。舞袖拂明烛,歌声绕凤梁。在夜里,大家唱歌、跳舞,就很快乐。再比如,看到美人,人们也很开心,于是有江淹的《咏美人春游》:江南二月春,东风转绿蘋。不知谁家子,看花桃李津。白雪凝琼貌,问珠点绛唇。行人咸息驾,争拟洛川神。5.情感是要有主题的,离别是古诗最常见的主题,我们这次选诗也突出了这一主题。所以选了沈约的《襄阳白铜鞮》:分首桃林岸,送别峴山头。若欲寄音息,汉水向东流。萧纲的《春江曲》:客行只念路,相将渡江口。谁知堤上人,拭泪空摇手。思故乡也是古诗常见的主题,而且也与别离相关。所以有曹操的《却东西门行》: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奈何此征夫,安得去四方!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何况这次过年我们也会回到故乡,也会面临跟亲人的聚首和别离,也让诗歌跟我们的生活呼应吧。6.感情可以简单,表达却可以复杂,所以有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诗以后应该能学到,但也不妨早点读读。整首诗表达的是喜,但又是涕泪,又是愁,又是狂,情感复杂一些,值得玩味。7.再复杂、再充沛的情感,如果一个人憋在那里,都会把人憋坏的,所以要写出来,要托出来,经过一番抒发、排遣,就会好些。比如,王勃在悲伤无比的时候说: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这就是我们选的《山中》。我相信他写出这首诗后,就没那么悲伤了,因为有呜咽的长江、怒号的秋风和千千万万飘落的黄叶在陪他一起哭泣。此外还有一些诗,是铺陈描述生活中一些琐细之事的,也算是引导孩子注意生活的诗意吧,可能对孩子自己写诗也有一些启发。在此就不举例了。在选诗的这一整天里,我读了很多诗。果果一会儿来跟我一起读,把他做的小书签夹在我选好了诗的集子里,一会儿又自己玩纸飞机去了。孩子童乐无限,还不能体会到诗歌给人的美感和抚慰,但对于我来说,这一天,我简直就是生活在天堂里。
不,不是天堂,是人间,是比天堂还要美,还要丰富多彩的人间!
我曾经一直纳闷儿:不就是写了几句顺口溜么?那些诗人凭什么流芳千古?还不如我们当中医的治病救人呢!后来我也越来越发现,他们的作品,是人类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抚慰了多少人的痛苦,疏解了多少人的抑郁,功德不可估量,而医生只不过是修理了几个臭皮囊而已。为什么有人语言贫乏,思维也单一而固执?是因为他学的诗太少了,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诗歌则是语言的英华,也是思维的舞蹈。
日常生活中能用到的句法和词汇其实并不多,甚至,随着人们生活的单调和内心的麻木,语言也越来越简单粗俗,所以,需要诗歌以其丰富、灵动的语言来救赎。为什么有人会抑郁,会有那么多解不开的心结?都是因为心中没有诗啊。我们现在遇到的各种情绪,诗歌里哪种没有?在诗歌里找到呼应,很多情绪就找到了宣泄的出口。也许有人会说:你一个当中医的,为什么对诗歌如此情有独钟呢?是否不务正业,不够专业?为什么不早点教孩子背一些药性、方歌、中医典籍?我要说,中医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它是需要基础的,其基础就是传统文化。
而我们的传统文化,正是诗性的文化,绝不呆板机械,因此最能灵活而准确地把握事物,不受任何束缚和误导。要培养这种思维,从小就要读诗歌,“六经”以《诗经》为首,就是此意。有了生动、空灵、不拘一格的诗性思维,才是学习中医的基础,也是长大后干任何事情的铺垫。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