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燕雀 >> 燕雀的习性 >> 对联这么有趣涨知识了
青山不老
绿水长流
东南西北
春夏秋冬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小编发现一个问题,好多人仅仅是喜欢,对写对联的基本知识还是不够了解。因此在这里,小编将对联对仗和格律基本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学习之后能够写出一副符合基本要求的对联。
对联对仗的格律要求有如下六项:
1.字数相等
对联可短可长。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
2.句式一致
这里所说句式,指句子指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
如五言联的节奏形式就不只一种:
“二三”式:
欲知|千古事;
须读|五车书。
“二一二”式:
挥毫|列|锦绣;
落纸|若|云烟。
“二一一一”式:
三强|韩|赵|魏;
九章|勾|股|弦。
“一四”式:
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
3.词性相当
词性,或说词类,在上下联对应位置,应当相同或相近。
对仗要求,原则上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
传统对仗习惯,有更严格的要求,名词还分若干小类:天文、地理、宫室、器物、草木、鸟兽、形体、人+事、人伦等等,一般要求小类相同或相近的词相对。
4.结构相应
这是说上下联在语法结构上互相照应,彼此对称。词和词组构成的方式多种多样,有联合结构、偏正结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动补结构、介宾结构等。
5.平仄相对
这是对字音声调的要求,使对联念来有抑扬顿挫之感,具有一种音乐美。
汉字有四个声调,分为平声、仄声两类。仄,通“侧”,就是不平的意思。古代四声,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后三声是仄声。普通话四声,是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前二声是平声,后二声是仄声。
因此对联要求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不重要或次要处的字,平仄可以不拘,重要处(如节奏点所在和句末停顿处)平仄要合乎规定,基本上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有些对联,平仄完全相对。如清顾鼎臣题联:
柳线莺梭,织就江南三月景;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云笺雁字,传来塞北九秋书。
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不少对联,平仄基本相对,少数或个别字平仄不对。如福建永定县高陂桥联:
一道飞虹,人在青云路上;
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
半轮明月,家藏丹桂宫中。
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平
我们都看到了,两句都是一、三字平仄未对,其余平仄完全相对。
上联末尾字即上联脚必须仄声,下联脚必须平声。这是对联的规则,不能违反。
这样,一开一合,一抑一扬,从声韵上使对联达到完整的境地,成为一个从内容到形式都很完美的对立统一体,让读者读完感到有长长的余音余味。这是千百年来积淀成的审美惯性。
6.内容相关
对联的上下联,内容要密切关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
内容相关有三种情况:
(1)内容相近,相互配合。如吉林龙潭山公园联:
龙峰疏柳笼烟暖;
潭水劲松锁月寒。
“峰”与“水”,“柳”与“松”,上昼景,下夜色,相互配合,共同表现龙潭公园的特色。
(2)内容相反,对比映衬。如张焜自题修身联:
酒常知节狂言少;
心不能清乱梦多。
“狂言少”与“乱梦多”正相反,两相对比,更说明节酒、清心的重要。
(3)意思连贯而下,不可中断。如集句联:
弃燕雀之小志;
慕鸿鹄以高翔。
上联语意不完整,直贯下联,显出题旨,表明立大志。
还有一些妙趣横生的对联,小编带领大家来品读:
一、拆字联
拆字,也称析字、离合,是将汉字的字形各部分拆离开,使之成为另几个字(或形),并赋于各字(或形)以新的意义。
此木是柴山山出
因火成烟夕夕多
上联中「此木」合为「柴」,山山合为「出」,因火和为「烟」,夕夕合为「多」。
二、谐音联
谐音对就是利用语音相谐一语双关,起到妙趣丛生的效果。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上联少一(衣),下联缺十(食)。横批,没有东西。意味着缺衣少食没有东西。
三、回文联
用回文形式写成的对联,既可顺读,也可倒读。不仅它的意思不变,而且颇具趣味。
风送花香红满地
雨滋春树碧连天
下反过来为:
天连碧树春滋雨
地满红香花送风
四、叠韵联
所谓叠韵联,就是全部由同音(韵)字或部分由同音(韵)字组成的对联。
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
五、异字同音联
把一个或几个字形、字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分别安排在一副对联内,这便是「异字同音」联。
饥鸡盗稻童筒打
暑鼠凉梁客咳惊
六、相同偏旁部首联
经过精心构思,利用偏旁、部首相同的汉字组成的对联,称为「偏旁部首联」。
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
迷途逝远返回达道游逍遥
七、数字联
数字联即在对联中嵌入数字,使数量词在对联中有某种特殊的意义,用数量词组成的对联。
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个水手,扯起七八幅风帆,下九江,还有十里
十里运,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轮船,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两日,胜似一年
八、复字联
一幅对联中一个字或多个字多次出现,为「复字联」。
鱼所肉所麻将所,所内者甜,所外者苦
猪公狗公乌龟公,公道何在,公理何存
九、叠字联
一幅对联中分别有一个或数个同样的字相继重叠出现,为「叠字」联。
进进出出笑颜开,人人满意
挑挑拣拣花色美,件件称心
十、加词联
在原有的对联上加词,改变原意。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十一、叠字读音含义不同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海水朝(cháo),朝(zhāo)朝(zhāo)朝(cháo),朝(zhāo)朝(cháo)朝(zhāo)落。
浮云长(zhǎng),长(cháng)长(cháng)长(zhǎng),长(cháng)长(zhǎng)长(cháng)消。
十二、反推联
无锡锡山山无锡
黄河河套套黄河
十三、谜语联
对联和谜语合为一体,以之为谜面,可以猜出谜底,这类对联就是谜语联。
你共人女边着子
怎知我门里添心
上联谜底:好。下联谜底:闷。
十四、镶字联
镶字联就是联里嵌着所要表达的人名地名或事物名。
塔楼亮灯,层层孔明
荷塘抠藕,节节太白
十五、无情对
此种对联,上下联可谓风牛马不相及,两边对的内容越隔得远越好。但细读起来,则又字字相对,十分工整、巧妙。
品赏这类对联,最能使人领略汉字的无穷妙趣。
庭前花始放
阁下李先生
「阁下」既指一种尊称,又指楼阁之下;
「李」既指姓氏,又指李树;
「先生」既指尊称,又指最先长出。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吧。#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