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燕雀 >> 燕雀的繁衍 >> 越活越有魅力的女人,都戒掉了这件事
DAY1期待
30Dcmbr
每一个敢于跳出别人的期待,为自己而活的人,本身就是勇者。
点击音频,即可聆听
本期主播
姝璇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恰巧一个读者在后台问我:
“老师,我今年28岁,工作到了瓶颈,很想出国进修一年,工作这些年,积蓄已经存好。只是,爸妈觉得这个年龄,要考虑结婚生子,不该再折腾了。您说,我该怎么选呢?”
这样的选择题,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做。是按自己的想法活,还是按别人的期待活?
之所以,举棋不定,是因为哪一种活法,都有可能是对的,当然,也有同样的几率是错的。
而那些与我们意见不同的,可能,是最爱的家人。也可能,是认定某种约定俗成的标准的那些人。
可是,这些标准,真的一定要遵守吗?
比如,三十岁,该结婚嫁人了?
四十岁,要安居乐业了?
六十岁,要学着做个老人了?
如果挣脱这些标准,按自己的意愿活,会不会更好?这些,都是萦绕在脑中的问号。
别人的期待,其实与你无关
朋友圈里,朋友艾米发信:“很不理解我不喜欢移民这件事哪里错了,怎么一说要回国,一堆人给我上课。”
言语中有对别人“评判自己选择”的抱怨,更有对别人“不理解自己选择”的无奈。
艾米因为老公要去美国访学一年,便“随军出征”,到了美国。对于别人,怕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对于艾米而言,算不得享受。
早在出国之前,艾米就对出国这件事,表现出了各种焦虑。她喜欢中国、也喜欢家,不想轻易离开。但似乎,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她的焦虑。
如今,一年期将至,又到了重新选择的时候。艾米希望回国,但很多人又开始劝她移民。
私信问她,对移民这件事究竟怎么想的,她的答案自然是:坚定地不移民。
至于理由,她洋洋洒洒敲给我四大点:
第一,几十年前,人们移民,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工作环境、社会环境、教育机会,如今,国内发展也很好,移民的动力不大。
第二,老公在国内做临床医生,到了美国要改行做科研,没必要为了移民改变职业选择和兴趣。
第三,我们是公派出国,放学结束自然应该回国,没什么可商量的,这是超我的选择。
第四,依然喜欢国内的环境和有家人、朋友陪伴的感觉。
你看,对于艾米而言,理由清晰,利弊明确的选择,在别人眼里,就成了不可理喻。
但若真的从了别人的期待,在国外既不开心,又要面对职业的改变。这之后的种种,谁来替艾米承担?
总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容易弄丢自己
有一个来访者,叫宁。
宁说话总是细声细语,面带微笑。是那种所有人都会喜欢,都会夸一句“你脾气真好”的姑娘。
一开始,宁很喜欢别人这么说她,她觉得是夸奖,而且,别人说得越多,她越愿意去扮演一个“好脾气”的角色。
所以,闺蜜几个约着去旅行,A说去马尔代夫,B说去韩国。问到宁,她说:“都好,你们定就行。”
老公买礼物送她,在商场决定不下哪个包包的颜色,宁更喜欢。索性拍照给她定夺,她看了看说:“都好”。
旁人说“都好”可能是出于礼貌,对于宁来说,说“都好”是习惯。记得有一次,宁对我说:
“老师,你相信吗?我连自己喜欢吃什么都不知道。儿子喜欢炸鸡、老公喜欢火锅,我也一直以为我喜欢炸鸡和火锅。
有一天突然想起来,我是广东人啊,从小食物清淡,喜欢喝各种靓汤,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连口味都变了。”
其实,哪里是口味变了,只不过习惯了别人说自己好脾气,怎样都好,从不生气。
时间久了,自己变带着“好脾气”的标签生活,反而很少去想,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了。
标签带的太久,总希望满足别人的期待,连自己都弄丢了。
不活在别人的期待里,才有机会超越别人的期待
看一集《十三邀》,许知远采访万科前董事长王石。王石的经历,是一部“不按期待”成长的史诗。
万科前董事长·王石
早年参军,在工厂、机关都工作过,因为不喜欢束缚、不喜欢压抑。用他自己的话说:“连自己死后的悼词怎么写,都想得出,可能会不错,但一定是很乏味的。”
所以,32岁,王石选择辞职,南下深圳,带着民工抗麻袋,民工不理解,觉得你一个城里人,干嘛干这个。王石当时心里却想的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3岁,成立万科。用三十年的时间,把万科做成中国最大的房企。然后,选择了退出;
退出万科以后的王石,开启了人生的另一个篇章,到哈佛、剑桥游学;
他两次登上了珠峰,完成了探险七大洲最高峰和南北两极的计划,在剑桥成立了“中国博士生赛艇队”……
如今,67岁,又在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继续学业,并准备重新创业,做与房地产完全不相关的事情,同时,学习新的体育项目——蹦床。
王石说,67岁,是他人生第三个33年的开始,要重新开始,做不一样的事情。
相比于很多三十岁害怕来不及,四十岁觉得人生已然这样的人。这个时候的王石,依然生机勃勃,依然在探索、寻找人生新的可能性。
王石的每一步,都与别人的期待相差甚远。
若一直活在别人的期待里,他或许真的如自己所说,做到了副局级,开始有机会享受副局级的待遇,当然,也如他所说,可以享受副局级的标准“悼词”了。
这样的人生,难说不好,却谈不上精彩。因为期待本身是一种规范、是一种模板,不会出错,却也难出彩。
只有当你走出规范与模范,才有可能超越期待,拥有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意外的惊喜。
但是,能够不活在别人的期待里,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王石辞职的时候,一定遭受了很多质疑。
想要出国留学的读者,要面对父母的不解和不支持;
朋友艾米坚定不移民,也要想别人一遍遍解释自己的理由;
……
不管是否承认,我们天生都有两种力量在体内发挥作用:
一种是求同,因为害怕孤独,所以,想要和大多数人趋同,这样会觉得安心一些。
一种是求异,因为每个人生来不同,所以一定有不一样的想法,对人生的规划,也大不相同。
求同,总是比求异,要容易得多。
所以,每一个敢于跳出别人的期待,为自己而活的人,本身,就是勇者。
而你,愿意,做这个勇者吗?
作者:若杉
心理咨询师,专栏作者。新书《阅己:做自己的心理顾问》已上市。个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