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常言道,有志不在年高。一个人能否建功立业,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他们的志向以及能力,跟年龄的大小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关系。纵观我国历史,不乏直到暮年才建立功业的仁人志士。在英雄辈出的三国就有这样一位人物,虽然早在年轻的时候就立下了远大志向,却一直等到年过古稀才实现了建功立业的梦想。他就是终结三国时代的晋初名将——王濬。少年浪荡,立下壮志据《晋书》记载:“王濬,字士治,弘农湖人也。家世二千石。”后来名扬青史的王濬出身于官宦世家,自幼成长在优渥的家庭环境中。也正因如此,王濬得以博览群书,而且精通兵法。按理来说,王濬这样典型的高富帅人物,应该很容易得到别人的赞可才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年少轻狂的王濬虽然有着“美姿貌”,是个相貌俊俏的美男子,却“不修名行”,不注重个人的品德修养,十分浪荡不羁,为此经常受到乡里人的鄙视,被人们认为“轻佻无行”。直到王濬痛定思痛,决心建立一番功业后,他的性格才逐渐变得“疏通亮达”,开始得到人们的赞扬。有意思的是,当时还是一介草民的王濬在翻修家宅的时候,主动修整拓宽了自家门前的道路,有人评论说把道路拓得太宽也没有什么用,王濬却高傲地回答说:“我打算使路上能容纳长戟幡旗的仪仗。”同乡人听到后都嘲笑王濬狂妄自大,王濬则反唇相讥说他们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进入仕途,得到赏识后来,王濬接受了州郡的征辟,担任河东从事,开始进入仕途。这时,王濬不过是一个根本不入流的小官,却能够执政严明,办事果断。久而久之,王濬清廉正直的名声越来越大,一些贪赃枉法的官吏一旦听说王濬要来给他们当上司,竟然会吓得放弃官职,落荒而逃。王濬的才能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和传颂,当时镇守一方、得到晋武帝司马炎重用的羊祜就十分欣赏王濬的才能,有意提拔他。羊祜的侄子对羊祜重用王濬的想法不以为然,认为“濬为人志大,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但是羊祜却深知王濬的军事才能,认为任用他就可以平定天下。在羊祜的举荐和栽培下,王濬得以来到巴蜀,出任巴郡太守,王濬发现由于多年战乱,当地的人口数量锐减,而百姓们又苦于徭役,不愿意生养。于是,王濬下令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保护父母没有能力赡养的婴儿,同时减轻赋税徭役,恢复生产,因此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经营益州,筹备伐吴泰始八年,益州牙门将张弘发动叛乱,王濬率军参与平叛。《晋书》记载道:“濬设方略,悉诛弘等,以勋封关内侯。怀辑殊俗,待以威信,蛮夷徼外,多来归降。”在王濬的努力下,益州的叛乱很快得到平息,而为了消灭仍然割据在江南的吴国,羊祜又极力推荐王濬担任益州刺史,希望王濬在益州训练水军,筹备伐吴。王濬上任后,将原本百业凋敝的益州经营成为富庶的后方,钱粮充足。而在接到规划灭吴的指示后,王濬就开始大力训练水军,兴建战船,为此削下来的木屑甚至浮满了江面。然而,灭吴的计划在朝廷中经过了长时间的争论,却始终没有通过。乃至于筹备灭吴的羊祜病逝后,王濬也没有收到进军吴国的指令。势如破竹,一举灭吴此后,王濬在益州担任地方长官长达十几年,却始终没有接到朝廷同意向吴国进军的命令。而眼看自己一天天衰老而功业未成,自诩有“鸿鹄之志”的王濬此时的心情可以说是焦急万分。最后,按捺不住的王濬只能亲自上书表达意见,认为“孙皓荒淫凶逆,荆扬贤愚无不嗟怨。且观时运,宜速征伐”,犹豫再三的司马炎最终下定了灭吴决心。太康元年,时年已经七十四岁的王濬率军水陆并进,沿着长江顺流而下,势如破竹地攻入吴国腹地。到达南京城下时,面对由王浑指挥的东路军由于害怕埋伏不敢直取南京城,反而要求王濬率军先来与自己会合的要求,王濬果断拒绝了这一命令,而是率先派遣军队包围了南京城,逼降了吴国的末代皇帝孙皓,一举灭亡了盘踞江南几十年的吴国,就此终结了三国时代。功成名就,遭人中伤灭吴战争结束后,王濬一方面总算实现了少年时期建功立业的梦想,得到晋武帝的加封与赏赐。然而,另一方面,眼红他功劳的王浑等人则开始对王濬恶意中伤,指责王濬围攻南京城的行为是不服从军令,以下犯上,应该予以惩处。虽然晋武帝没有追究自己,但是王濬眼看朝廷中的眼红自己功绩的人一直想抓自己的把柄,无奈之下只好绝口不提自己的功劳,而且“玉食锦服,纵奢侈以自逸”,让晋武帝放下戒心。在亲信的劝慰和指导下,王濬对那些中伤自己的行为一一加以驳斥,却又不借机报复,从不向外人埋怨朝廷的猜忌,最终得以平安无事地度过晚年。少年立下壮志的王濬,苦等了半生才终于立下功业,成为三国时代的终结者,功劳不可谓不大。然而面对别人的中伤和污蔑,王濬也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小心翼翼保全自己。明明是功臣,却不得不如此保全自己,确实让人感到愤愤不平。不过令人欣慰的是,王濬懂得明哲保身,得以避免兔死狗烹的下场,做到了善始善终。话说回来,无论当时的人们对灭吴战果进行怎么样的瓜分,历史终究会记下的还是属于王濬的功业,毕竟事实如此,这是谁也夺不走,更无法抹灭的。参考资料:《晋书》、《资治通鉴》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gx/6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