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燕雀 >> 燕雀的天敌 >> 深度好文王阳明胸怀有宽度,眼界有高度
一个人,将来能够有什么样的成就,过什么样的生活,归根结底还是看自己。正如杨绛先生说过的:“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
人这一生,当你把握好下面三个度,那么无论身处怎样的困境,都有可能扭转局面,你也注定会有一个不错的未来。
配图
视觉中国
壹·/胸怀有宽度/
公元年,朱宸濠举兵,王阳明与其斗智斗勇,经过一番血战生擒朱宸濠。得胜之后,王阳明受到了一些朝中大臣的嫉妒,于是造谣中伤之声四起。在一般人看来,立了大功还要忍受如此误解屈辱,早就心中愤恨了,但是王守仁并未如此。
此时他没有贪功,而是让出大功,把朱宸濠交给明武宗宠信的太监张永,并上奏说张永指挥有方,援助及时,方才打败朱宸濠。如此以退为进的胸怀,也帮助王阳明在风谲云诡的政治环境下保全了自己。
一个人胸怀宽广,格局大,才能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来做事,才不会锱铢必较,才不会患得患失,才会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才会取得事业的成功。
如果把人生当作一盘棋,那么人生的结局就由这盘棋的格局决定。大大小小的事情一个一个划分,就像一个一个紧靠的格子。这些细小的格子看似影响不大,其实每走一步,都会为下一步带来间接的影响。
当一件一件身边细小的事都填满整个格子时,一个人的格局就会出现。有了格局,布局自然就不一样,结局就更不用说。
配图
视觉中国
贰·/眼界有高度/
王阳明小时候念私塾,曾经主动向先生请教:“何谓天下第一等事呢?”这位先生和很多古代读书人一样,把考取功名视为读书人的第一等事。
对于这个答案,年纪虽小但眼界高远的王阳明,并不满意,直接语出惊人:“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也就是说,在王阳明看来,天下第一等事,应该是学圣贤、做圣贤。
当时的王阳明,才不到十岁,说出这样的话,很容易被视作大话,不仅教书的先生不以为然,同学们耻笑不已,就连王阳明的父亲也批评他好高骛远。
但是,谁又能想到,王阳明最后真成了圣贤,这真的有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意思,充分表明了眼界的重要性。
你的眼界有多高,起点就有多高。所以,不管做人做事,都应该往更高更远的地方看。如此,你的人生才会有无限可能、无限精彩。
配图
视觉中国
叁·/办事有力度/
王阳明说:“才学便须知有着力处,既学便须知有得力处。”告诉大家做学问要深入挖掘内在道理,要学以致用。办事有力度,盯紧目标,保持专注,不懈追求,持续精进,才更容易获得成功。
王阳明是心学宗主,却也是一位实干家。在他看来,任何成就都不是凭空想来的。要想取得一番大成就,必得先下一番苦功夫。
如果做得不够好,那一定是功夫下得还不够深。只要工夫深,把该做的事都做好了,一切便会不求自来。
不言放弃,一步步地努力,达到理想的目标。熬的过程,也是一种修行的过程。修内心的宁静,修处世的淡定。有磨练,才体现出成功的弥足珍贵。
免责声明本文章转自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1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