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

写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7几部史书

发布时间:2022/5/19 23:18:16   

小升初、中考适用

下划线为考点须背诵

在孔子那节,我们提到了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以及春秋三传《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其中,《左传》本身就是一部详尽的史书,他为《史记》提供了相当多的素材。

除此之外,当时重要的历史著作还有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以及汉代刘向汇集整理的记录战国时期游说之士计策谋略的《战国策》

这几部书的记录年代大体如下:

《春秋》:公元前--公元前年

《左传》:公元前--公元前年

《国语》:约前--公元前

《战国策》:约公元前--公元前

《史记》:上起被视为历史开端的黄帝,下至作者写作本书的年代(前-前)

自《春秋》被汉代皇帝用于治国以来,史书在中国文学史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普遍认为,过去的历史能够为当下提供借鉴和指导,有谚语云“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又有唐太宗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不但是对过去的记录和评判,更是对现在和未来的预言和提醒。

《左传》相传为左丘明所做。它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而且夹杂了大量生动的文学描写,其中人物性格鲜明,情节跌宕起伏,因此它不但影响了后世史书的风格,也影响了小说的发展。

《曹刿(guì)论战》是《左传》中的名篇。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翻译如下: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击鼓进军时,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击鼓三次后,曹刿说:“可以击鼓了。”齐军被打得大败。鲁庄公想要下令驱车追击齐军,曹刿说:“现在不行。”曹刿下车看了看地上齐军战车辗过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军撤退的情况,说:“可以追击了。”于是率军追击齐军。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曹刿当时为什么要那么做。曹刿回答说:“打仗需要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少了一些,第三次击鼓后士兵的勇气就消耗尽了。他们的勇气消耗殆尽,我们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不过大国难以捉摸,怕有埋伏,我看到他们战车的车轮痕迹凌乱,望见他们的军旗也已经倒下,所以敢于追击他们。”

成语一鼓作气就出自这个故事。

《史记》继承了《左传》的风格,并将其发扬光大。它不仅是一部空前的鸿篇巨制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卓越的精彩绝伦的文学作品。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也作为“太史公”名垂青史。

司马迁的先祖都是周代的史官,其父司马谈的理想便是修著一部“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的史书,但未能如愿。司马迁继承父亲的遗志,经过多方准备,在四十二岁那年开始着手写《史记》。未料之后因李陵之变,惨遭宫刑,但他以刚毅的精神坚持著书。在于友人的通信《报任安书》中,他写道“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自古人的事迹中汲取力量“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全书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构成。“本记”以编年的方式记述历代君王的政绩;“表”是大事年表;“书”是典章制度、天文历法、水利经济等专门事项的记载;“世家”是诸侯等世袭家族的人物传记;“列传”是本纪、世家之外的各种人物传记。

《陈涉世家》节选: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翻译如下:陈胜,阳城人,字涉。吴广,阳夏人,字叔。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中间到田边休息时,因失望而叹息了很久,说:“如果有一天咱们谁富贵了,不要忘记大家啊。”同伴们笑着回答说:“做雇工为人家耕地,怎么能够富贵呢?”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凌云之志呢!”

《史记》是中国正史二十四史的第一部。二十四史前四史分别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二十四史除《史记》为通史,其他均为纪传体断代史。

《汉书》为班固所编,他把《史记》中的“本纪”改称为“纪”;“列传”改称为“传”;“书”改称为“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功勋世家们一律编入“传”。其中《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献目录。中国纪史方式自《汉书》以后,都仿照其体例。

《战国策》虽然通常也被划归为历史著作,但它的许多记载,作为史实来说是不可信的。全书也没有系统的体例,每篇独立存在。其于史学的意义在于记述了战国时代纵横捭阖的复杂斗争,以及其中游说之士的奇谋异策。由于并不拘泥于真实,文章的故事性更强,人物形象也更生动而具有特色。《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都是其中的名篇。

《荆轲刺秦王》节选: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微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於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翻译如下:太子和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冠来给荆轲送行。到了易水边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高渐离敲着筑,荆轲随着拍节唱歌,是悲凉的曲调,送行的人都流泪哭泣。荆轲又上前唱道:“风潇潇啊易水寒,壮士一去啊不再还!”筑声转而发出激愤的曲调,送行的人听了,都怒目而视,头发都竖了起来。于是荆轲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

《史记》中有关荆轲部分大量引用了《战国策》的原文。事实上,各种史书中常有相互借鉴之处;但就同一段历史,也常常有不同的诠释。《剑桥中国文学史》中描述了这个现象:“一个故事可以转变成一系列的文本,其中最突出的例子便是伍子胥的故事。自楚流放的伍子胥最后成为东南吴国重要的政治顾问与军事领袖。《左传》对伍子胥的记载多数出现在从公元前年至前年之间的八条里;《国语》将故事浓缩为二十二年的时间,同时戏剧化地润饰细节;《吕氏春秋》增饰了更多怪异情节;在《史记》卷六十六中,故事又再次聚焦于伍子胥的道德选择。”

文中提到的《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的一部政治散文汇编,相传为秦国相国吕不韦所作。以道家思想为主,兼诸子百家言论,是杂家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类书的起源。

那么,关于伍子胥,到底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呢?相隔几千年,后来人已经无法判别。现在,如果要了解一件事情,最佳状况是能够寻找到详细的原始资料。如果不能的话,退而求其次,尽可能收集来自各种角度的说法,以期最大程度地接近真相。

秋色连波

谢谢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9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