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

老子庄子还有其他

发布时间:2024/8/12 12:35:23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意译:拿不动了,不如停手;尖锐锋利,难以长久;金玉满堂,不能长守;富贵骄横,自埋祸殃;功成身退,天道忌满。乍一看,没问题,老生常谈。但仔细琢磨,就不那么简单了,这一章告诉我们太多太多的东西,都很实用。我们来看一下,这章到底讲了些什么:一不自满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花赏半开、酒饮微醉。凡事留有余地,永远走上坡路,因而一直在进步,所以谦虚使人进步。不自满是《老子》的大智慧。二恰到好处不是为了谦虚而不骄傲,不自满不是畏畏缩缩,是以退为进。好比拳头打出去之前先收起来才有力;才能以柔克刚。比如道家的太极拳,实用起来更厉害;也是保身养生之道。西汉开国元勋张良、明朝开国元勋刘基,都是功成身退,得以保全性命,而同时代的开国元勋大部分把命丢了。张良、刘基都是老子的信徒,深谙功成身退的真谛。不同的情况,相同的做法,全在“分寸”的把握。三深藏若虚持而盈之,何为盈?金玉满堂,何为满?功遂身退,何为遂?陈胜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曹操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诸葛亮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没人说他们不知进退。所以,还有一个格局。格局不同,做事的边界也不同。老子、庄子共称老庄,庄子有篇《逍遥游》,通过大鸟、小鸟;大鱼、小鱼;大年、小年等比喻,把格局讲得非常形象。“书生造反,十年不成,”指的是读书读反了,计较多了、格局丢了;眼高了、手低了。读书要识大道,还要养大气。四无为无不为禅宗有个著名的公案:说似一物即不中。道是全息的、综合的、变化的,各方面都有。不自满,恰到好处,深藏若虚等很多各种因素,是相互影响交织变化的,综合起来才是实物本身,都是,都不是,一着相就错了。明白这个问题,才能既读得了书,又干得成事,有所为,有所不为。庄子的处世境界是外化而内不化。从外表来看,要“和其光,同其尘”,与普通人一样;但是从内在来看,则要保持一个不变的内在,“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面对纷杂俗世,也有内心宁静。庄子的逍遥令人神往,但再怎么逍遥,也得活在人间,那么,如何在喧嚣的世界活得快乐呢?庄子有方法,就是外化内不化。所谓外化,就是我的外在行为处事和俗人一样,不会有什么特别;所谓内不化,是说我内心里面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在,以不变应万变。外化我们常常看到一种人,有点骄傲,有点盛气凌人。这种强势的人,很容易成为别人攻击、嘲讽的对象,给自己带来麻烦。《庄子·寓言》篇说了一个阳子居向老子学道的故事。阳子居是一个修道之士,他前往南方的沛地,向老子求教。正好老子要去西方的秦国游历,约好在郊外见面,到了梁地才遇见老子。见面之后,两人结伴而行,在途中,老子长叹说:“我以为你是可造之材,现在才知道不行。”阳子居没有回应。傍晚到了施舍,阳子居侍候老子梳洗干净,把鞋脱了,放在外面,膝行向前说:“白天的时候弟子就想请教先生,先生在路上不得空,所以不敢开口。现在空闲了,请指出我的过错。”老子说:“你态度傲慢,谁要与你相处?真正洁白的人,好像有污垢,真正德行充足的人,好像有所不足。”阳子居听了,立刻明白了,惭愧得变了脸色,说:“敬听先生的教诲了。”阳子居刚到旅舍的时候,旅舍的客人都出来迎接,旅舍主人安排坐席,老板娘替他拿毛巾,取暖的人让出火炉。等他接受了老子的教训回来之后,旅舍的人就和他抢位子了。在庄子看来,真正的得道者在外表上与常人并没有什么差别,如果以为自己道行高,表现出骄傲自满之气,离道反而远了。那些凭借着权力、金钱趾高气扬的人,更不值一提。表面上人们谄媚你、巴结你,你很得意。其实他们并不是欣赏你这个人,而是表现出对权势的敬畏罢了。如果一旦失势,人们以前怎么谄媚你,现在就会加倍地嘲笑你。老子说:“和其光,同其尘。”大家处在阳光下,你也处在阳光下;大家处在灰尘中,你也处在灰尘中。外表和别人一样,你不记得你有什么值得夸耀的东西,就最大化地化解了复杂的人间带来的危险。内不化如果仅仅是外化,未免庸俗,这与一般的市侩也没有什么区别了。庄子真正有特色的地方,是内不化。《庄子·天下》篇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737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