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燕雀 >> 燕雀的习性 >>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第十六讲借喻借代
在上一讲中,我们讲解了易混淆的比喻、比拟的区分方法,详见下面链接。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第十五讲:比喻、比拟、拟人的比较和区分
这一讲,于老师来说一下更容易混淆的借喻、借代和双关,这几个考的比较隐蔽,很多同学不会,还有的同学甚至不知道借代、双关是指什么。今天,于老师先来介绍一下这几个修辞的含义,并且举例来说明,大家就更容易明白。
在中考阅读理解中,借喻、借代、双关都属于考察项,不过相对于比喻、拟人来说,不太常见,但考官会换一种方式来考察,比如借代,就非常容易在文言文、古诗文阅读当中出现。而双关,更多的是放在“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中出现,我们在回答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时候用的“一语双关”,其实就是双关。
1、借喻
我们在上一讲中讲了,借喻是比喻修辞的一种,只不过借喻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出现喻体,于老师还给了大家一个例句:
例如:“煤炭工人,在努力地挖掘着黑金”。
这里的“黑金”其实是指“煤炭”,作者把”煤炭比作黑金”,虽然本体和比喻词没有出现,只出现喻体,但我们也能很容易看出来是比喻。
同样,我们经常说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里的“梨花”是指雪花,也就是说将“雪花”比作“梨花”。
又例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句中,用“燕雀”比喻没有远大志向,见识短浅的人,用“鸿鹄”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相信举了这几个例子,大家都很容易区分什么是借喻了。
2、借代
借代与借喻非常相似,两者都是用一种事物来代表另一种事物,但不同的是,借喻重在比喻,而借代重在指代。借喻中,借体要表示的事物,必须与本体有一定的联系。
例如:“红领巾快速跑了过去,将捡到的钱包交到了交警叔叔手里。”
这里的“红领巾”,并没有比喻的意思,而是指代那个“少先队员”。
又例如:“先生,给袁世凯,行吗?”
这里的“袁世凯”,指代的是“银元”,也是用了借代。
还有经常用的特有名词都借代专门的事物,比如:用“社稷”借代“国家”,用“巾帼”借代“女性”,用“同窗”借代同学,用“手足”借代“兄弟”等等。在中考阅读理解中,我们要特别注意特有的借代词的使用,并且要注意,这些借代词语一般来说古今是同义的,如果在文言文中、或者在古诗词中出现,大家也一定要知道这些词语代表什么意思,而古文中往往会专门考借代词语。
于老师将在中高考中出现的借代词语给大家罗列出来,方便大家记忆。
3、双关
双关,简单说来就是话里有话。双关在初中阶段的现代文阅读中,在考察“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部分,属于必考题,我们都知道,在回答这类题目的时候,一般都是表层含义和深层次含义,一个词代表两种含义,这就是双关。
双关的作用,是使表达更含蓄、更深刻,给人以意外之感,使人读起来回味无穷。一般来说字面是一个意思,而深层次的含义,才是作者表达的重点。
例如:“小鱼已经意识到事情不妙,夜是那么漫长,似乎要起暴风雨了,革命的路还很漫长。”
句中“暴风雨”既指自然天气,其实又暗指“反革命的事件”,起到了一语双关的作用。
注意:双关句与借喻、借代、或者象征的区分比较容易,双关句是具有两层含义的,而其他的仅仅指一层意思。同时要注意,由于双关的暗隐性,委婉含蓄的特点,所以在文言文阅读、诗歌阅读中也属于常考内容,大家要注意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