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燕雀 >> 燕雀的习性 >> 在这个浪漫的季节,总要体验一次露营
海淀公园里的大树刚抽出新绿,草地上叽叽喳喳的小朋友拿着气球、拽着风筝来回跑。
更惹人注目的是,五颜六色的帐篷见缝插针在每一片草坪,这是最简单的露营。
果果的装备更为简单,铺上一张野餐垫、带上零嘴饮料,就能收获一整个下午的免费春光。望着春烟袅袅的枝条,果果深呼一口气,“哎呀好舒服”。
沿四环向东出发,距离海淀公园40公里的广渠路公园同样是一片喧嚣。帐篷、天幕、吊床,人们迫不及待地投身其中。路过的卜樊随手拍下视频,发了朋友圈感叹,“看来人们确实是憋疯了”。
卜樊是一名露营爱好者,风景是他分享朋友圈最多的主题。今年以来,他发现露营的人比去年更多了,不只公园,“郊区的河边、树林满都是”。
因为疫情,跨区域的旅游受到抑制,但人们想要亲近自然的心情却是无法抑制的。作为一定程度上的替代品,露营火起来了。
露营初体验
果果第一次去露营是在年8月份,一行11人,包下一辆面包车,地铁口集合前往崇礼喜鹊梁。
一路行驶到山脚,行李和装备被拖拉机带上山,露营者则徒步走向山顶。在出发之前,果果已经知道这是一次轻装旅行,也是最适合小白的活动。
跟着领队前进,视野越来越开阔,一片平坦的平原地带,不远处几匹马休闲地晃着尾巴。果果在内蒙的村庄长大,这样的景色让她倍感亲切。她说在路途中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就像小说里写的那样,整个人都在吸收天地精华,特别舒坦。
爬到半山腰,转身向后望去,一路风景尽收眼底。很快到达营地,安营扎寨后他们小憩一下就开始晚餐,烤肉和火锅通常是这类活动主要的菜品。
领队用芝麻酱、花生酱、雪碧等调制酱料,味道和呷脯呷脯很像,据说是独家配方。晚上有流星银河,一群人裹着睡袋挤在一张防潮垫,为划过的每道流星惊呼。因为视力不好,果果没看到,但仍是一个美好的夜晚。
第二天晨起,一打开帐篷,日出已经错过。爬到几百米外的小山头,云海在山间翻腾,她想到电视里看到的奔腾的黄河和壶口瀑布。她说当时特想变成一只大鸟,飞进去转两圈。
于是,大家开始拍照。果果带着黄色的小花,和男朋友亲吻,背后是湛蓝的天空。另外一位朋友的镜头下,她的朋友摆着扭曲的姿势躺在防潮垫上手举相机。
果果今年27岁,在青少年体育培训公司上班。因为工作性质,周末是她最忙的时候。因此来北京两年多了,她却始终没有机会和朋友一起出去玩。那次露营最让她开心的就是,这是她来北京第一次和朋友在同一个时间段,一起出游。
追逐云海,但也接受风雨
和果果不同,卜樊是一名经验更为丰富的驴友,已经有五六年的露营史。最开始是爬山,后来想体验在山里过夜,他就慢慢置办起了装备。
起初卜樊和哥们一起出去,后来两个人的时间总是对不上,他就偶尔独行。相比于抱团,这样的方式似乎更随心所欲。
这几年,他一直在追逐云海。如果头天有点小雨,夜里放晴,那就是看云海的好时机。但很不幸运,这么多年,他也只看过两次云海。一般他会提前一周计划出行,不过云海却隐藏在随机的旅途中。
去年9月某天,晚上八点,北京开始哗啦啦下雨,卜樊看了眼天气预报第二天晴,他开上车就出发了。于是有了这张照片,沿着棕黄山坡向下,乳白的云在山坳中穿行,远处是一片白色的海洋,天地辽阔。这是他第二次看到云海。
(拍摄于冰山梁的云海受访者供图)
以前有人问过卜樊,为什么喜欢露营?他说,“我一站在山顶,看着美景,就会忘掉一切烦恼”。
他觉得如果在那种环境下还一直想糟心事儿,那这人应该是没救了。有人说他这是逃避,下山后还得面对。他立马怼回去,“这不废话吗?”。
对卜樊来说,徒步露营的过程,是带着对大自然的期待,收获一路上的风景。偶尔天气不好,风景一般,他会失望,但他觉得都是经历。一次去东灵的旅途,天气阴沉,但他碰到一只小狐狸。那狐狸一点不怕人,已经让驴友喂熟了,会吃他喂的零食。
去年7月,他徒步环穿崇礼三梁,遇上暴雨冰雹。雨下得很大,根本没法走,也没有退路,但幸好只下了半小时。在海拔两千米左右,就会出现小气候,在徒步中,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此外,在徒步露营中,卜樊还有一个收获。在大山中,他偶尔会遇到驴友,打个招呼聊两句,他说那感觉特好。
有次,他去后河,碰到两个中年男人,略微发福,俩人一人拎俩小桶,翻山越岭去后河的一处泉眼打水。走上前闲聊几句,他才知道,这是打回家喝水做饭用的,喝完了就再来打。
这是卜樊第二次来后河,跟着他们找到了泉眼。从那以后,每次去后河,他都在那泉眼附近扎营,取水方便。
经历辛苦,才更能体会床的软、饭的香
光亮是一名妥妥的老“驴”了,已经玩了十多年户外露营,大学那会儿他就有露营的习惯。
年,光亮第一次参加露营,是学校社团组织的,给他的感受不错。但后来一直没机会再去,直到12年,他开始正式玩户外。
那时候玩露营的人基本都混论坛,社会上是绿野,学校里就是学生论坛。光亮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经常和同学们私约出游。后来圈子越来越大,一发帖就几十人报名。
都是学生,他们也不盈利,一起AA。那时户外人少,光亮他们也年轻气盛,哪里都敢闯。他开玩笑说,“可以不夸张的说,现在北京周圈流行的线路我们都走过,只是当时没啥名字”。
比如,以前黄花梁穿越黄草梁的线路,现在有了洋气的名字,叫双黄连。光亮第一次听到就懵了,“这是哪,我咋还没去过呢”。
多年经验积累,说起露营的乐趣,光亮讲得极为动人。夏天露营可以享受酷暑里的清凉,不论山顶还是谷底都很凉快。山顶有星空,云海,草甸,白桦林,松林,日出;谷底有山泉,溪水,云雾。到了营地把西瓜啤酒饮料往溪流或者水潭里一泡,拿出来就是天然冰镇。
一群小伙伴,来自山南海北,各行各业,之前还是陌生人,临时凑一起,离开喧嚣的城市和烦躁的社会,在大自然的路上,赏美景,吹牛皮,负重前行的同时一路鼓励,互相扶持。光亮觉得这个过程产生的友谊很纯洁。
到营地之后,大家一起谈天论地,吃喝玩乐。晚上,带着一天的疲惫,最后或憨憨入睡,或静静仰望星空,都是难得的喜悦。
有人说户外能够荡涤人的心灵,光亮却认为户外更能体会到路途的艰难。在户外,可能遇见雨追着人跑,也会经历昏天暗地的恐怖,当然也会有风雨后的阳光。他说经历这一切回去,会更能体会床的软,饭的香,生活的美好,这些才是主要的。
丰简由人,露营不是中产专属
在露营圈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鄙视链。自驾看不起AA约伴,AA约伴看不起商队。玩野营的看不起精致营地,营地又看不起公园。但鄙视链也时常转变。
前段时间,卜樊去家附近晒帐篷,就遭到了精致露营玩家的嘲笑,“哎呦,这小帐篷”“咋这么小”。他在心里默默吐槽“燕雀焉知鸿鹄之志”。我问他鸿鹄的志向是什么,他说是Mountaintop,是日出日落,是银河云海。
产生鄙视链的背后,其实是露营人群和方式的日益多元。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露营,经由各方宣传和媒体报道,这项活动似乎也被染上了别样的色彩。有人说露营本身是一种轻奢的活动,是一种新中产的活动。
支持这一观点的人有一个依据是,露营是要有车的。但资深驴友一丁给我们算了一笔实打实的账,来说明露营这并不是一个专属中产的活动,每个人都有机会享受到大自然的馈赠。
以延庆的后河为例,他从家出发到德胜门,地铁4元,德胜门到延庆不到20元,延庆包一个小面到后河40元,往返路程多。食材丰简由人,几乎元就可以玩一次最纯粹的露营。
光亮管这种露营叫野营。但比这更野的是他小时候扎瓜棚的经历,听起来像是原始版的野外生存。所有东西都是就地取材,木棍和麦秸秆搭成个草棚,里面垫上秸秆,上面铺一床草席,带个被子就是看瓜人的住所。
对于现在大火的精致露营,光亮觉得没有意思,卜樊也说去一次不会再去了。但一丁看得很开,两种他都会体验。而且像很多带孩子的,走一两公里还好,太远了就不太适合。每种人群都有适合的玩法。
就像营地创业者阿哲说的,这只是一个单纯的休闲娱乐的项目,和看电影、逛街没什么不同。喜欢看电影的去看电影,喜欢露营的就来露营。
回归到本来面目,对于喜爱它的人来说,它既不是一种新中产的象征,也不是什么新型的商业模式,只是他们在郊野找到的一片空间,成就生活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