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都市的高楼大厦越密集,现代化城市的相似度越高,那些随着时间的积累而散发出醇美迷人的韵味,蕴藏的丰富的地域文化气质密码的老街就越来越显得弥足珍贵。每一条老街都有着美丽的传说,动人的故事,那一砖一瓦、一水一桥,那老匾楹对、牌坊亭榭,那绿树红楼、欢声笑语,那历史厚度、文化韵味无不让人沉醉其中而流连忘返。让我们步入条条老街,去鉴赏历史、品味文化、拾取古老记忆的一方美境。北京:京味浓厚的烟袋斜街烟袋斜街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紧邻中轴线,是北京最富盛名的具有明清风貌的传统商业街之一。这条长度仅三百余米的斜街,却有着八百多年的历史,曾经承载着京杭大运河漕运枢纽的重任,古今中外的货运贡品都经过这条街,运送到钟鼓楼的市集。烟袋斜街最繁盛红火的时间是清代光绪年间,特别是出现了以经营烟具为主的“同台盛”和“双盛泰”两个店铺,据说两店老板曾为慈禧太后通洗水烟袋,于是声闻京华,烟袋斜街因此得名。辛亥革命清廷退位之后,居住在什刹海附近的王公贵族、八旗子弟失去俸禄,日趋没落,又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于是纷纷开始变卖家产、贱售古玩度日,经营古玩的宝文斋、敏文斋、绣古斋、抱璞山房等纷纷落户斜街。那时老北京一提“小琉璃厂”便指此处。这时开始形成民俗商业街。深圳:一街两制的中英街中英街,位于深圳特区大鹏湾畔的沙头角,长不过一里,宽不盈两丈,窄窄的,短短的,街中间有清光绪年间留下的石头界碑,把这小街一劈为二。八块界碑现在还能看到七块,这些不起眼的界桩,静静地立熙熙攘攘的街道中,虽仅尺余高,棱角都磨损了,却像一位历史的老人,昭示着民族的百年屈辱,见证着民族百年历史。一块块矗立的界碑,诉说着这里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一街两制”,既见证了昔日中国贫穷落后和英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也见证了香港回归祖国和中国走向繁荣富强。中英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的浓缩,曾令多少人为之神往,金灿灿的黄金珠宝、质优价廉的进口电器、琳琅满目的日用商品……吸引着人们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中英街一度号称购物天堂,买便宜港货是许多游人的第一要着,每天的成交额大得惊人。一家家敞开的店堂,玻璃柜台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向人们发出无声的招唤。金饰、钟表、西洋参、家用小电器,各式男女时装,都堪称价廉物精。漫步中英街,我的感觉就像是在熟悉的地方逛街,挤来挤去的人群多数是内地游客,老板伙计精于商道,熟谙顾客心理学,态度和蔼,推销热情,只要你朝他投去一瞥,他就接过了你的目光,用带港味的普通话马上招呼你:“老板,金首饰成色足品种多价钱公道,买回去送给太太,一定喜欢的啦……”“先生,难得来一次,最新的电子产品,不要放过好机会噢……”尽情地煽动着人们的购买欲,讨价还价也步步退让,最后都是使顾客觉得占到了便宜,满意而去。这富有地方情调的“噢”、“啦”拖音,此时听起来悦耳动听,也不时地提醒人们这里的特别之处。中英街是一个时代铭刻的印记,是一段悲苦与欣喜交织的历史,我的思绪随着这不断涌动的人流翻飞,与中英街的脉搏一起跳跃,倾听那份渐渐泯灭于历史的曾经,感慨万千。米脂:古韵百载的东大街提起陕北米脂,人们总会想到名扬华夏的闯王李自成,也会想到秀甲天下的“米脂婆姨”。具有浓厚历史文化的米脂古城,历经数百年的岁月剥蚀,依然保存着完好的整体格局。林立的店铺,规整的四合院,雄浑的殿堂时刻透着古风古韵,向世人诉说着它的历史沉浮。米脂老街据记载形成于明嘉靖年间,历经数百年,形制保存基本完好。以东大街、西大街、北大街为主骨架,其它巷道呈不规则网状分布于大街两侧,从老城中心的十字路口向周围延伸。最为古旧的是东大街,由东门至十字口近五百米,地面石板和石片随不同地形坡度,或平铺,或竖铺,各具特色,古朴而又富有情趣。大街两侧铺面林立,历代窑洞比邻而居,枣园巷、儒学巷、安巷子、北城巷等巷道,格局未变名称没改,风貌依旧。高家、杜家、常家、冯家、艾家等众多明清窑洞式大院散落其间,每个院落的影壁、廊檐、抱石鼓、月亮门、垂花门、窗棂花、门楼样样精彩,虽历经世事变迁,仍保存着原汁原味。陕南:鸡鸣三省的回龙场青木川的回龙场老街,藏在陕西省宁强县西南角陕、甘、川三省交界处深山中。青木川远离县城,地处僻远,虽为要塞,却一直处于闭锁状态。提到青木川的繁华时代,不得不说的一个人物就是魏辅唐。这个雄霸一方、名声赫赫、一生充满矛盾和传奇色彩的土匪在青木川靠卖大烟发了家,他既不打家劫舍,也不鱼肉乡民,相反用赚来的钱财修路架桥办学堂,成就了闭塞小镇青木川的鼎盛时期。“回龙场”古街从南向北把小镇拉得悠长,两边的明清民居错落有致地连缀在一起:四合院式的、船型的,中西合璧式的……整条古街呈现出“平盘端凳,雕窗扇门,院落集中,四水倒淌”的格局。沿老街往东走,看到一处挂有“荣盛魁”牌坊的地方,这就是当地最有名的休闲娱乐场所“旱船房”,因整个建筑形态以及结构像一艘巨大的乌篷船,并且建于陆地上而得名。闻名遐迩的“洋房子”,过去曾是魏辅堂办公的“乡公所”。大门两侧石柱上的对联“深院风和燕雀相贺,高宅日丽麟凤时来”无声地体现出魏辅堂的财气、霸气和匪气。还有一处魏辅唐作为往来交易场所的“烟馆”,最多时可容纳百余人一起吞云吐雾。在老街背后的山坡上,还有魏辅唐修建的当时宁强县唯一的一所私立辅仁中学。由此看出,那时的青木川繁华非常,有洋行、商户、茶肆、酒店等,因地理位置位于陕、甘、川三省交界处,三省商人汇聚于此进行商业交易。农民安于种植,商人忙于交易,秩序井然,仿佛乱世中一处世外桃源,浑然不知战争的存在。皖中:碧水环绕的三河街三河古镇,坐落在巢湖岸畔,地处合肥、六安、巢湖三市交界处,因环镇而抱的丰乐河、杭埠河与流贯镇内的小南河合而为一得名。小镇河湖环绕,稻花飘香,碧波万里,风光潋滟,一派“‘春秋’古镇,皖中水乡”的美丽风光。三河古街巷十分有名,从码头起沿小南河依次铺开呈八卦形排列。路面全用青色的大块条石铺砌而成,首尾相连,线条方正明晰,经历千百年风吹雨打,被世世代代来来往往的巨商大贾贩夫走卒摩擦得镜光,街宽至三米,两侧店房鳞次栉比,飞檐木窗,黑瓦白墙,古朴雅致,多为明清时期建筑。特别是悬挂于户户门楣上的八角玲珑挂灯,一面标有家族的姓氏,一面标着表明籍贯的“平安郡”或“**郡”,默默地透溢出浓郁的古风神韵。三河古镇坐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黄金水道,使这里曾经是店铺林立富贵地、花团锦簇温柔乡。千里百地的山货、水货等等源源不绝地运达三河,再辐射十里八乡、万户千家,不愧是“皖中商品走廊”。走在时光里的最美古街上,连时光都变得迷离起来,让人既感到她的陈旧,又感到她的繁华;处处庭院古宅,让人既感到她的古朴凝重,又感到她的森严沧桑。而今的老街,青瓦屋檐下的只是柴米油盐的生活。有老人三三两两闲话家常,有妇人携了小儿倚坐门槛,村民们端着饭、悠闲地坐在自家门口的石墩子上,脸上荡漾着幸福、质朴的笑,恰如遗落人间的一方净土。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6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