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燕雀 >> 燕雀的形状 >> 水浒传中的高俅究竟是哪里人,为何逼走八十
洪太尉误走妖魔,是因为宋仁宗嘉祐三年三月初三五更三点的一次早朝。但奇怪的是,龙虎山上的张天师却是宋徽宗时期的张天师虚靖先生。明代宋濂作序的《嗣汉张天师世家》中说,虚靖先生是第三十代张天师,九岁嗣教,十一岁时奉诏赴阙,得宋徽宗赐号“虚靖”。
施耐庵写这样一个穿越人物,寓意十分深刻,虚靖先生是道家最高法术雷法的发明者,雷法在《水浒传》中被写成了“五雷天罡正法”。所以,虚靖先生就是霹雳大仙,太祖武德皇帝。以虚靖先生误走妖魔,那就是太祖武德皇帝把妖魔引到了宋徽宗宣和年间。宋徽宗赵构是大宋第八代皇帝,但是,施耐庵却把他叫做“九大王”,这是为什么呢?
解读这个疑问,那就得从高俅说起了。
高俅是东京开封府汴梁宣武军人,这是写的哪里?洪太尉误走了妖魔,不敢声张,搭帮张天师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祈禳了京师瘟疫,宋仁宗也不再深究龙虎山上的事情了。写到这里,施耐庵笔锋一转,跳过几个皇帝,直接写到了宋哲宗时期。高俅便在这个时候粉墨登场了。书中写道:
且说东京开封府汴梁宣武军,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枪使棒,最是踢得好脚气毯。京师人口顺,不叫高二,却都叫他做高球。后来发迹,便将毛球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便改作姓高,名俅。
本文将围绕这段话,解读《水浒传》中的高俅,看看这个人物身上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玄机,又将揭秘明朝什么样的秘史。
施耐庵说,高俅是东京开封府汴梁宣武军人,这其实是一处错写,假如改为“宣武军汴梁东京开封府人”,那就基本上对了。唐朝时,在河南东部设宣武军节度使,虽然后来几经废立,但却长期管辖汴州、宋州、亳州、颍州四州,治所在汴梁。
宣武军所管这四州中,宋州是赵匡胤发迹地。宣武军节度使又叫宋州节度使,赵匡胤曾经在宋州做归德军节度使,大宋国号便出自这里。为纪念大宋龙兴之地,宋真宗景德三年(年),宋州升格为应天府,后又升格为南京,是宋朝的一大陪都。
朱元璋于至正十六年(年)三月攻占集庆,改名为应天府。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定都应天府,是为南京。
朱洪武为何把集庆改做应天府,又叫做南京呢?《水浒传》中说,大明王朝是“明承宋祚”。什么意思呢?
元至正十五年(),刘福通起兵反元,拥韩林儿在亳州称帝,建"韩宋"政权,以亳州为都城。韩林儿是韩山童的儿子,韩山童起兵造反,打的是反元复宋旗号,他自称是宋徽宗的八世孙。如此,韩林儿就是宋徽宗的九世孙了。施耐庵在“高俅发迹”这回书中,就把端王(赵佶,宋徽宗)叫做“九大王”,其实暗喻的就是韩林儿。
亳州也是宣武军治下的一个州,是韩宋的临时都城,刘福通攻占汴梁后,韩林儿便“迁都”汴梁,暂时“复宋”了。
元至正二十六年(年),韩宋部将朱元璋涉嫌溺死韩林儿,过了两年,朱元璋以“小明王”之明建立大明王朝——这就是施耐庵说的“明承宋祚”。
即便如此,施耐庵也没有必要颠三倒四地把高俅的籍贯写成“东京开封府汴梁宣武军”吧。这其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正是宣武军出了一个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节度使,施耐庵才错写了这个地名。
那么,这个重要人物究竟是谁呢?
东京开封府汴梁宣武军照应开篇五言绝句,高俅是凤阳人这首五言绝句是“开篇引首”中交代历史背景,施耐庵这样写道:“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
在解读《水浒传》两首开篇词曲时,我没有解读《南吕宫·玉娇枝》中所说的“见图形无数,逃名无数”这句话。因而,在这篇文章中补充说一下。
所谓“图形无数”,指的就是“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这副“图形”就是河图洛书。后文书中写公孙胜的家在蓟州九宫县二仙山,便是这副“图形”的具象,施耐庵以此揭露皇权天命,皇帝就是天的大谎言,反对封建帝制。
这首五绝的前面两句,说的是五代纷乱因藩镇割据而导致,起头者就是宣武军节度使朱温。
文章中,我讲到了施耐庵以范仲淹的曾用名“朱说”,暗示了误走妖魔的人是朱洪武。那么,归德军节度使朱温,便谐音“猪瘟”。《水浒传》的核心故事写的是靖难之役,靖难之役就是藩镇坐大,起兵谋反而导致天下不得太平。“张天师祈禳瘟疫”,祈禳的就是这场“朱温”。
如此,施耐庵就把管辖汴州的归德军放到了最后面,前面是大宋、韩宋,然后才是“朱温”。《水浒传》中的历史顺序因为这一颠倒,反而纹丝不乱,这是《水浒传》作者发明的非常奇特的写作手法,《红楼梦》的作者不断吹嘘自家笔法如何新奇,其实学的是《水浒传》,而且,还远远没有学到家。或者说,《红楼梦》的作者总结了《水浒传》奇妙的笔法,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学习门径也未可知。
“东京开封府汴梁宣武军”搞清楚了,高俅是什么地方人,也就不言而喻了。没错,高俅就是明朝凤阳人。
上面讲到了宣武军所管四州中的汴州(汴梁)、宋州、亳州,那么,颍州又是个什么地方呢?颍州今属安徽阜阳,是“颍州区”。明朝时,颍州则归凤阳府所辖,这也是施耐庵把“宣武军”写在最后面的原因所在。但是,仅凭“宣武军”后置而判断高俅是凤阳人,恐怕有点牵强。那么,我们不妨从高俅的故事中再找找依据,看看高二哥到底是不是凤阳人。
高俅因为唆使生铁员外的儿子使钱,被高大郎一状告到了开封府,开封府便对高俅脊杖二十,“跌配”出城。跌配不是发配,高俅只是被“驱逐出境”,不能在开封府混日子了。高俅没有失去人身自由,也没有地方去,便来到了临淮州。
历史上并无“临淮州”,却有临淮县。临淮县在历史上反复被析解,也反复被改名。元朝时,临淮县改名为钟离县。《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中说:“(太祖)姓朱氏,讳元璋,字国瑞,濠之钟离东乡人也”,朱元璋就是临淮县人。
洪武二年(年)改钟离县为中立县,三年,又改为临淮县,隶属凤阳。
朱元璋自号“高皇帝”,那是要与汉高祖并肩了。所以,《水浒传》中写了一段“芒砀山降魔”的故事,以汉高祖斩白蛇的典故,暗喻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帝是极大的错误,因为这个错误而导致了藩镇之乱。朱元璋重复了汉高祖的错误,但他哪里比得了汉高祖呢?
朱元璋是“高皇帝”,那他就是高大郎,高俅是高二,那就是高皇帝二代。因而,《水浒传》中的高俅就是说的燕王朱棣,朱棣毫无疑问就是凤阳人。
“王燕而诸侯毛”,高俅影射的是燕王朱棣回头再看看描述高俅的那段话,其中就讲到高俅排行第二,但却没说他上面有个哥哥。好比后文书中写宋江,宋江家中明明只有兄弟二人,却硬是把宋押司写成了“三郎”。宋江是老大,却被写成三郎,这其中也是大有寓意的,这个寓意,咱们今后再讲。
《水浒传》中的高俅,肯定不是历史真实中的高俅。即便是施耐庵以《挥塵后录》为蓝本,借用了高俅这个人物,但却并非实写的高俅。所以,施耐庵虚构了一个“高毬”。在描述高毬名字来历时,施耐庵说他“踢得好脚毛球”、“便将毛球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
高俅被驱逐出汴梁,原因是唆使生铁员外的儿子使钱。“生铁员外”与“生铁佛”有相同的寓意,其中一个寓意就是说这个员外如生铁般一毛不拔。
施耐庵反复以毛字写高俅,其实是引用了《礼记·秋官》中的一句话:“王燕而诸侯毛”。这句话说的是诸侯觐见周王时的礼仪,周王到了燕国,诸侯按照须发程度排定座次。施耐庵以灯谜谜格中的“秋千格”颠倒“王燕”二字,其实写的是燕王,燕王就是朱棣,高二就影射了燕王朱棣。
前面一篇文章中,也讲过“开篇引首”中的“秋千格”,这则谜语的谜面是“如今东京柴世宗让位与赵检点登基”,赵匡胤的官名简称“点检”,施耐庵却颠倒成“检点”,其原因是揭发赵匡胤篡改历史,把篡位说成了柴世宗禅让。在《旧五代史》中,赵匡胤伪造了一则“天言”,说“点检做天子”,施耐庵戳穿的就是这个谎言。
洪武三年时,朱元璋分封九大藩镇,也就是封了九个皇子、皇侄为藩王,其中就有燕王。为了让藩王们体验民间疾苦,更好地治理藩地,便把朱棣等人派到凤阳体察民情。朱棣一去三年,之后,便到藩地北平就藩。
燕王是“高皇帝”二代,所以,高俅也去了凤阳,投奔了柳世权、柳大郎,三年之后,便又回到了京城。这段故事,就是燕王朱棣的经历。柳世权之“柳”,还将在讲王进的故事中继续解读,是大明王朝的一大象征。柳世权、柳大郎,那就是大明第一代君主朱元璋。
燕王从凤阳回到京城后,经柳世权的举荐,便投奔到董将士的生药铺。董将士,也是说的朱元璋,“董”,是草字头下一个“重”字,“将”的偏旁藏着一个“八”字,也就是“重八”。朱重八原本起自草莽,后文书中的清风山就是住着草房,在草厅中聚义的“红巾军”。
董将士没有多留高俅,便把他推荐给了小苏学士。历史真实中,高俅曾经做过苏轼的书吏。但《水浒传》中的小苏学士并非写的苏东坡,而是燕王藩府的隐喻。“蘇”,是草字头一个魚,一个禾,《说文解字》中说:“鱼尾与燕尾相似”,“禾,木也,木旺而生,金王则死”。燕王朱棣是朱家“木字辈”人,“蘇”其实就是燕王之藩的意思。
既然是燕王之藩,为何小苏学士去把高俅推荐给了小王都太尉呢?高俅却是因为端王而发迹了呢?
端王是九大王,高俅是把自己逼出了汴京《水浒传》中的高俅,貌似出自《挥塵后录》。但是,施耐庵并不是写的这个高俅,只是借用了这个故事外壳,隐藏了明朝的藩镇历史。比如,小苏学士把高俅推荐给小王都太尉。这个小王都太尉在《挥塵后录》中叫做王晋卿,也就是王冼。王冼是宋英宗的驸马,端王(宋徽宗)的姑父,《水浒传》中却成了神宗的驸马,端王是他的小舅子。
《挥塵后录》中说,高俅遍历三衙,历经二十年才做到“循相”,也就是做到了相当于宰相这样的品级的高官。《水浒传》中却说,端王做了皇帝,半年之内便抬举高俅做了殿帅府太尉,那就是“循相”了。《宋史》中说,高俅是政和七年(年)才做的殿前太尉,宋徽宗是年登基的,高俅尚未“循相”就已经经历了十七年的历练了。
上文讲到,《水浒传》把端王叫做“九大王”,而宋徽宗无论如何都不是“老九”。《大宋宣和遗事》中,宋徽宗暗访李师师,称自己是“赵八郎”,也就是大宋第八代皇帝。而宋徽宗是宋神宗第十一子,以第三顺位继承人的身份做了皇帝,都与“九大王”无关。“九大王”说的是韩山童的儿子小明王韩林儿。高二来到韩林儿的身边,意味着要谋反,“王”要进为“皇”了。
因而,高俅做了殿帅府太尉,履新第一天就拿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开刀,把王进逼出了东京汴梁,“私走延安府”。
高俅明显是公报私仇,逼走王进是因为在“圆社”做泼皮之时,被王进的父亲王升一棒打翻,三四个月将息不起。
这段故事,其实还是写的燕王离开京城,前往北平之藩。高俅被驱逐出开封,去了临淮州,正好与王教头的事相反。京城是中转点,去凤阳,然后回京,从京城之藩。这是怎么回事呢?
王升、王进父子的名字应当以繁体字来解读,是“王昇”、“王進”。昇,是一轮日头升起,進,是“隹走”,隹,就是短雉的鸟,燕子便属此类。如此,王進也就隐喻了燕王,是燕雀湖中升起的一轮日头——朱明南京皇城就建在燕雀湖上。
高俅原本是一个很有些本事的人,施耐庵说他“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枪使棒”,这不是典型的梁山好汉吗?书中第一个明出场的梁山好汉是九纹龙史进(史進),史进就是太喜欢舞枪弄棒而不务正业,活活气死了母亲,高俅的母亲大概也早就不在了,却气得他父亲到开封府告了他一状。
高俅就是史进的伏笔,而被高俅赶走的王教头,则又是史进的十八般武艺的师父。这么写是什么意思呢?
王教头因被逼迫而“私走延安府”,延安府其实是“燕王府”,这不就是燕王之藩吗?整个高俅发迹的故事,写的就是燕王做藩王去凤阳历练,然后去之藩的故事。而以“王教头私走延安府”的故事,便开始进入真正的“水浒”故事和水浒主题——靖难之役。
这其中,究竟是怎么回事,咱们文章中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