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

王补平语文资料中考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

发布时间:2022/5/27 13:52:37   
治白癜风武汉哪家医院好 http://www.bdfyy999.com/m/

(一)比较阅读下面两则古文选段,回答8—10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错的一项是()

A.今亡(逃跑)亦死

无论(不论)魏晋

B.今或(有时)闻无罪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没有出路的境地)

C.为天下唱(通“倡”,首发)

便要(通“邀”,邀请)还家

D.楚人怜(爱戴)之

此中人语(说)云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陈胜、吴广乃谋曰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扶苏以数谏故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C.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D.吴广以为然

父利其然也

10.下面各句是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文中陈胜提出“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说明陈胜充分把握了人心动向,为起义成功奠定了基础。

B.乙文中“乃大惊”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了桃源与外界隔绝久远;“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体现了桃源民风淳朴。

C.甲文中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乙文中桃源人来到桃源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

D.甲文是纪传体,生动地描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乙文以叙述为主,是作者虚构的故事,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也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否定。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B(A:一正一错,“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B:全错,“或”:有的人,“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C:全对;D:一正一错,“语”:告诉)

9.B(A:前“乃”:于是,就;后“乃”:竟然;B:两“以”:因为;C:前“为”:向;后“为”:为了,表目的;D:前“然”:正确;后“然”:这样)

10.C(直接原因应是:“失期,法皆斩”)

11.(1)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了。

(2)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罢),他们都感叹起来。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10-14题。(共11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光:________________

(2)闻:________________

11.翻译下列语句。(2分)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威王采纳了邹忌的建议,采用分等赏赐的办法激励群臣踊跃进谏,用文中的四字词语表达就是“________________”;文用“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来预期察纳雅言的效果,文则用“________________”来彰显纳谏的最终效果。(2分)

13.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热播之后,《中国成语大会》再次掀起人们学习汉字、成语的热潮。学习成语要追根溯源,请从上面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成语写在下边。(2分)

文:________________

文:________________

14.诸葛亮和邹忌都善于劝谏,结合两文谈谈他们的劝说艺术对你人际交往的启示。(3分)

10.(1)光:发扬光大(2)闻:使···听到

11.(1)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从而堵塞了忠臣进谏的道路。

12.开张圣听“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或者“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或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3.文:妄自菲薄门庭若市

14.诸葛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邹忌采用讽喻方法,启示:和别人交往态度要诚恳、语言要委婉,要尊重他人,使他人能够愉快的接受。

(三)巴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7-23题。(21分)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1)辍耕之垄上:________________

(2)比至陈:________________

(3)小惠未徧:________________

(4)必以信:________________

1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2分)

A.辍耕之垄上

肉食者谋之

B.杀之以应陈涉

可以一战

C.陈涉乃立为王

乃入见

D.皆刑其长吏

公问其故

20.“中国成语,自成语境。”请分别写—个出自(甲)(乙)文的成语,并解释其意思。(4分)

(1)(甲)文:________________

(2)(乙)文:________________

21.(甲)文中陈涉最终“乃立为王,号为张楚”,你认为陈涉起义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乙)文中,战前曹刿和鲁庄公三问三答,鲁庄公的哪一个回答才得到了曹刿的认可(用原句回答)?在曹刿看来,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从陈涉起义成功的原因和曹刿的政治远见中,我们能获得什么启示呢?请简要谈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停止’(2)等到(3)通“遍”,遍及,普遍(4)实情.(4分)

18.(1)于是(他们)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依从人民的愿望(揭竿而起)。(2分)(2)(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赐福的。(2分)

19.C(2分)

20.答案示例:(甲)鸿鹄之志:比喻远大的志向。(2分)(乙)一鼓作气:指做事鼓起劲头,一口气干完。(2分)

21.顺从民意,深得民心,得到了广大贫苦农民的支持和响应。(2分,意思对即可)

2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分)取信于民(1分,意思相近即可)

23.答案略(从“把人民群众利雛在首位”或“以人为本”“民心所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战取胜要善于抓住时机、周密筹划准备充分”等任意角度谈论均可)(3分)

(四)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鱼我所欲也》)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

1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加:________________

(2)是亦不可以已乎已:________________

(3)不以物喜以:________________

(4)是进亦忧进:________________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1)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鱼我所欲也》选自《________________》一书,此书与《________________》《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1分)

13.文中的“本心”是指________________,“古仁人之心”在文中的具体体现是________________。

两段都运用________________表现手法。(3分)

10.(1)益处(2)止,停止(3)因为(4)指在朝廷做官

11.(1)从前为了(礼义)宁愿自身死亡都不接受,今天却为了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或走投无路的贫困者)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追随投奔谁呢?

12.孟子论语

13.本来就有的羞耻之心(或天性,本性,天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比

(五)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①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鱼我所欲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呼尔而与之

________________

(2)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________________

(3)所以动心忍性

________________

(4)困于心,衡于虑

________________

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自《孟子》的两则文段,骈散结合,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甲文第一段告诉我们:对于人来说,生死固为重要,但________________更重要。乙文第一段则讲明了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2分)

10.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当面对诸如“生”与“义”、“忧患”与“安乐”的选择时,如何才能做到不失“本心”?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D(2分)

7.(1)盛气凌人喊叫的样子(2)为了(3)用这些来……(4)阻塞,不顺畅

8.(1)这种做法难道不应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人的本性。

(2)这样以后人们才会知道忧患使人们谋求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就会让人萎靡死亡(关键词:是、已、本心、然后、生、死)

9.人的尊严(骨气)逆境造就人才(每空1分,共2分)

10.示例:怒失“本心”应该做到: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保持人的本性,去恶扬善,勤俭节约,居安思危。(2分)如当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我们要挺身而出,捍卫正义。

(六)

曹刿论战(节选)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巨,皆以关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元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齐师败绩。公将驰之驰:________________

(2)一鼓作气,再而衰再:________________

(3)视其辙乱,望其旗靡靡:________________

(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________________

(5)虽欲言,无可进者虽:________________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彼竭我盈,故克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2分)

《曹刿论战(节选)》第一段,叙述了________________的经过;《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第一段,邹忌分析了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

17.曹刿指挥作战,邹忌委婉劝谏,结果怎样?(4分)

(1)曹刿指挥作战的结果:____________

(2)邹忌委婉劝谏的结果:____________

14.(5分)(1)驱车追赶。(2)第二次。(3)倒下。(4)指责。。(5)即使。

15.(4分)(1)他们的勇气已尽而我们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2)能在公共场合议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可得到下等赏赐。(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16.(2分)齐鲁长勺之战齐威王受蒙蔽(各占1分。意思对即可)

17.(4分)(1)鲁军打败齐军,克敌制胜。(2)齐威王纳谏,燕赵韩魏来朝。

资料整理:王补平

转载请注明:来自“王补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1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