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

美国为什么这么害怕中国崛起

发布时间:2023/2/5 16:10:15   
北京什么皮炎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dfzj/210611/9051898.html

曾经的美国并不像今天这般蛮横无耻,也曾是浊流中的一股小清新。

它之前一直信奉“孤立主义”,世界与我何关,后来开始热衷于主导世界秩序,到处挑鼻子挑眼。当遇到正在崛起的中国,双方本就合作多于竞争,但美国对中国一直咄咄逼人,处处打压。

美国现任总统瞌睡乔更是放出豪言,“任期内不能让中国超过美国!”

要知道,一战时,美国派兵到欧洲打仗,打完仗就利利索索地撤回去了,没和任何国家结盟;二战美国刚开战时,罗斯福告诉丘吉尔,打完仗我就要把美国的孩子们带回家。

但二战真正结束后,美国的做法就彻底变了,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到处结盟,总是把军队摆到别人家门口耀武扬威。

如果说,一个人的大脑受到重创后,往往会性情大变,那么美国的“大脑”又经历了什么,让它从与世无争的小家碧玉变成爱管闲事的街头霸王?

美国的基因是一批来自欧洲的清教徒谱写的,自诞生起,国民精神都是基于清教传统,而清教徒有一个内在信念,那就是我是上帝的选民,我们是世界未来的希望所在。

在美国很弱小的时候,清教传统给美国带来的效应就是:我们是人类最后的希望,欧洲已经太肮脏,我们是干净的,为了不被世界污染,所以我们要离你们远远的,我要孤立主义。

这种信念一直延续到二战,当美国强大起来后,清教徒的这种传统又会诞生新的解释:既然我们是上帝的选民,那么我们有责任改变这个肮脏的世界。

正是这种清教传统让美国在不同时期呈现出孤立主义与普世主义。

而在这种转折中,有两个人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个是经济学家凯恩斯,一个是思想家斯皮克曼。

一战后凯恩斯开过一个巨大的脑洞,这个脑洞本可以避免二战的发生。

当时法国民情沸腾,极力想要往死里压榨德国,恨不得把德国彻底肢解成无数个小国,但美国和英国不同意,它们想通过德国来抗衡俄国,以及维持欧洲的均衡。

而且当时欧洲经济是以德国为中心,欧洲的工业布局、经济布局都是以德国为中心形成的庞大网络。

因此凯恩斯认为凡尔赛和谈试图以一种高度民族主义的方案,如此之深刻地压迫德国,实际上会把整个欧洲置于死地。沉重的战争赔款会让一个强大的民族受到羞辱,等到德国赔款还清之日,欧洲又会卷入战火中,会给人类带入更可怕的前景。

其中,法国之所以让德国赔偿大量战争赔款,还有一个原因是法国从英美借了大量债务,需要偿还。凯恩斯提出,为了避免可怕的危机,美国英国应该放弃对法国的还款要求。而且为了确保战后的利益保护,必须建立超越单个国家之上的普遍贸易机制,以及组建一个大的基金组织。

这其实就是日后的国际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最初设想。英美虽然放弃还款的要求,但可以在之后成立的三大国际组织中占据主导地位。

凯恩斯这种超越民族主义之上的普世主义方案,并没有被采用,它被淹没在民族主义的狂热中。

直到二战发生后,凯恩斯的这套理念才又被人们提起,美国开始重新思考自己在全球秩序中的角色。

如果说凯恩斯让美国有了“大国担当”,那斯皮克曼就让美国有了“小肚鸡肠”。

斯皮克曼是美国地缘政治思想的奠基人,它的核心观念是认为国家所有的政治行为都是在一定地理空间中发生的,所有国家行为和它的地理环境之间有一种密切的相关性。考虑国家战略的时候,首先要从地理角度来思考。

美国远离亚欧大陆,有太平洋和大西洋做为天然屏障,这看起来是得天独厚的优势,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优势是有问题的,从地球仪上看,美国被亚欧大陆的两端形成夹击之势,这对美国构成巨大威胁。

这种独特的视角,让美国的优势成为劣势,而亚欧大陆两端被称为边缘地带,就是指西欧和东亚。这里连通海洋与陆地,可以同时集聚海洋与大陆优势资源,一旦集聚起力量,那就是不得了的,从美国的角度来说,这两个边缘地带绝对不能被一个强国控制,否则美国就会面临无法应对的威胁。

于是美国在二战后就对这两个边缘地带投下巨大注意力。

在西欧,美国不能让德国控制,也不能让苏联控制,美国和那里的国家结盟,并通过军事力量北约集团将各个国家牢牢抓在手里。北约内部有一套完整的指挥体系,还有统一的作战流程,美国在北约国家的领土上建基地,驻扎军队。这样欧洲国家根本就离不开美国。

而在另一个边缘地带东亚,美国同样是这种考虑。当时正在二战中,日本还是美国的敌人,中国是盟友,但如果日本被打败以后,中国发展起来同样可以控制这个边缘地带,对美国造成威胁。

“一个现代化的,拥有四亿五千万人口,充满活力并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中国,不仅对日本,而且对西方在西太平洋的地位也会构成严重威胁。”要知道,当时中国还是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美国就已经有了这样的考虑,那差不多是在将近一百年前。

二战后,美国在日韩建立大量军事基地,尤其是在日本,军事基地数量多到可以具体到每个县,日本其实是一个殖民地国家,美国就是通过这种巨大的控制力,来威慑隔海相望的中国的发展。

正是这种地缘政治思想的影响,让美国对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生产国,第三大军事强国并且位于边缘地带的中国,产生巨大的担忧与恐惧。

然而,中国的目标从来不是超越美国,而是不断超越自我,成为更好的中国。

我们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我们有更宽广的胸襟,我们考虑问题着眼于是否符合本国的国情,能否带来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生改善,能否获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能否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

中国奉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同美国选举政治、以党派政治利益为中心相反,我们提前10年完成了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近14亿全体中国人民,确保人人有饭吃,人人有房住,人人有学上,人人有医疗。

我们愿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前提下,与各国交往,为世界经济、环境、和平和文明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28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