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

高考必备动物文学常识,你知道多少

发布时间:2022/5/31 18:51:07   

鸿雁

鸿雁,代指书信、通信。

我们都知道鸿雁是一种候鸟,每年秋季成群结队往南迁。古代诗人在思考人生的时候,常常往天上看,恰逢大雁往南飞的时候,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因此用鸿雁传书和鸿雁代指通信或书信。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晏殊《清贫乐》

北风破南极,朱凤日威垂。洞庭秋欲雪,鸿雁将安归。

——杜甫《北风》

独卧时易晚,离群情更伤。思君若不及,鸿雁今南翔。

——王昌龄《秋山寄陈谠言》

高二的时候我们会学到《汉书·苏武传》,苏武作为外交官出使匈奴,被猪队友坑,于是匈奴的BOSS单于将其流放至北海(这里的北海可不是广西北海市)放羊。

至于具体过程,这里不是重点。

软禁苏武期间,匈奴和汉朝交恶,直至10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两国开始交好,但匈奴BOOS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还谎称苏武已死。心想有个外交官给我养羊,妙啊。

不过,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可不是猪队友,智商一直在线。

常惠把苏武的情况秘密地告诉了汉使,并给他出了一个秒杀单于的主意,让他对匈奴单于说:“汉皇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这只雁足上系着苏武的帛书,证明他确实未死。”

其实是没有这回事的,就是唬你,咋的了。但就是这样,匈奴单于真被唬到了,以至于只好把苏武放回汉朝。

这个故事用体现了鸿雁,往南飞的特性。

青鸟

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历史记载,青鸟会飞天遁地,想去哪就去哪。但是它会听从西王母。西王母不能在人间相见,只能到蓬莱见面,但是蓬莱没有路,青鸟就作为使者给西王母送信。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山海经·西山经》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山海经·海内北经》三青鸟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鵹,一名小鵹,一名曰青鸟。——《山海经·大荒西经》后人便用“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意思是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林卧愁春尽,搴帷览物华。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这首诗写梅道士邀饮过程,抒发隐逸情趣。诗人以隐士身份而宴于梅道士山房,因而借用了“金灶”“仙桃”“驻颜”“流霞”等仙道术语和运用“青鸟”“赤松子”等典故,描述了道士山房的景物,赋予游仙韵味,流露了向道之意。

双鲤

双鲤,借代远方来信。在很久很久以前,蔡伦还没有发明造纸术,大户人家写信想要联系远在他乡的亲人,那只能书写在白娟上。但是白娟容易脏,一不小心被路上的小石子绊倒了,就坏事儿了。明明写的是“我想你”,看不清楚可能变成“我不想你了”。所有在传递过程中为了不受损坏,就在外面加两块竹简或者木简。而且在两边简上刻上鱼纹。这鱼纹就是长途标志了。后来人们经将双鲤称为远方送来的信件。双鲤的典故出自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这里的烹鱼不是烧鱼,是指打开像鱼一样的木盒。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李商隐《寄令狐郎中》嵩云和秦树指分居两地的朋友所看到的不同情景,表达彼此思念的寄托。先生有意许降临,更遣长须致双鲤。——韩愈《寄卢仝》这两句是说韩愈希望卢仝来他家作客,并说如要来请先派老仆人捎个信来。

鸿鹄

鸿鹄,比喻大志向。小时候,父母或者老师经常问我们,“你将来长大了想当什么呀”,你说:“我想当科学家”,“我想当医生”,“我想当老师”。可能后来自己的发展和小时候说的差别有点大,但是你小时候说的这些理想就可以比喻为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涉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大泽乡。后来就以“鸿鹄”比喻有远大志向。相对应的就是“燕雀”,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辛弃疾有好几首诗中都用了“鸿鹄”以表自己的雄心壮志。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水调歌头》老子忘机浑谩与,鸿鹄飞来天际。——《念奴娇·少年握槊》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dōumóu)。——《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杜鹃

杜鹃,哀啼形容悲伤。你认为的杜鹃是什么样的呢?喜庆?快乐?其实在古代杜鹃代表的是悲伤。为什么是悲伤呢?因为有个典故。杜宇,传说中的古蜀国国王,在长期的为政中殚精竭虑,损害了健康,受此打击,死后魂化为杜鹃。每次到春天就苦啼,以致口中流血。后来看到杜鹃,就会想到这位君主,所以多用“杜鹃”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辛弃疾《定风波》又如,李白《蜀道难》里头,用的就是“子规”这个名字。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此外,李白还曾经在他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道: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用“杨花”和“子规”营造了伤感惆怅的景象。水天空阔,恨东风不惜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邓剡《酹江月·驿中言别》“蜀鸟”,指产于四川的杜鹃鸟,相传为蜀亡国之君杜宇的灵魂托身。在残阳夕照中听到这种鸟的叫声,令人顿觉特别感到凄切。

逐鹿

逐鹿,比喻争夺统治权。

大家有没有经常听说过一个词语:“群雄逐鹿”,这可不是很多英雄去追一条鹿的意思。如果你真这么认为了,请自打50大板,并面壁思过一个月。

“群雄逐鹿”形容各派势力争夺最高统治地位,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这句话的意思是秦朝失掉了政权,天下之人都来抢夺它,才干突出跑得快的人率先得到了它。

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汉书·蒯通传》

颜师古注引张晏的解释,认为鹿比喻为帝位。后多以“逐鹿”比喻群雄争夺天下统治权。

中原还逐鹿,投笔事戎轩。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唐代魏征《横吹曲辞·出关》

表现的是诗人在这之前的胸襟怀抱。那时候作者先后投到元宝、李密帐下,自以为胸有珠玑,频频向故主献策,但都不为故主所用,很有些怀才不遇的感慨。

执牛耳

这个可想必大家比较少见了,你们没听说过也可以理解,如果你知道,那你肯定是学霸。在武侠剧中都有一个武林盟主,其实在现实古代也有盟主这一说词。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点牲血,主盟的人亲自割牛耳取血,(可不是割自己的血)故用“执牛耳”指盟主。后来执牛耳也被比喻为某一方面的领导人。典故出自《左传·哀公十七年》。诸候盟,谁执牛耳?这句话的意思是诸侯联盟谁来做统领?太仓之执牛耳,海内无不受其牢笼。——《姜山启彭山诗稿序》这里的“执牛耳”多用于指称处于领导地位的关键性人物。

班马

班马,用以抒发惜别之情。

印象中我们中国很少有斑马这种动物,斑马都是非洲大草原才存在的物种呢,怎么会有抒发惜别之情呢?

其实啊中国还真没有斑马,不过这里的班马也不是非洲那个斑马。一个字之差,意思千万里啊。

古汉语中的“班马”一词出自《左传·襄公十八年》。

邢伯告中行伯曰:“有班马之声,齐师其遁。”晋杜预注:“夜遁,马不相见,故鸣。班,别也。”

现在普遍把“班马”解释为离群之马,“班”意为分开、送别。关于班马的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

挥的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黄莺急啭春风尽,班马长嘶落景催。

——苏颋《赠彭州权别驾》

记住了,这里的班不是斑马的斑。

金鸡

金鸡,指大赦。

鸡在中国有重大意义,例如,咱们祖国的地图就像是一只公鸡,还有鸡属于十二生肖中的一员。

中国的鸡文化历史悠久,“金鸡”一直就作为辟邪之物的存在,唐宋时期,帝王大赦天下的一种形式就叫“金鸡赦”也叫金鸡赦礼。大赦日当天在广场上竖起一长竿,在竿上立一金鸡,把该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们宣布大赦令。

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

这两句的意思是:而我却被远远地流放夜郎,什么时候才能遭逢金鸡大赦,使我回到家中啊。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希望辛判官能够施以援手,自己能够早日回归的心情。

古代对鸡的赞美也有很多,西汉初期,韩婴就在《韩经外传》称“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是博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归纳为文、武、勇、仁、信“五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9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