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

多次穿越撒哈拉沙漠,一次飞8000公里,

发布时间:2024/12/4 12:03:03   
本文参加百家号#科学了不起#系列征文赛。相信绝大多数朋友都做过飞翔之类的怪梦,发现自己突然能飞了,于是特意飞得高高的,望着地面上的人和房子,感觉很兴奋,只可惜是空梦一场,梦醒之后,难免有些失望,即便人类再聪明,也无法让自己长出一双能飞的翅膀,搞得不少人羡慕起那些能飞的动物。一说起能飞的动物,不免让我想起斑尾塍鹬,简直就是打破了肉身耐力极限,体重只有克左右,却能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一次性飞行1.22万公里,从阿拉斯加飞到了新西兰。还有西亚地区的一种蜻蜓,不足1克重,却能沿着印度洋飞行多公里,来到东非。而在年4月,有科学报道称,一种体重只有克的飞鸟每年两次穿越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从西非雨林飞到欧洲,一次性飞行了里,比很多飞机飞得还要远,让我们再次认识了飞鸟的极限耐力,那么现在就来了解一下,什么飞鸟的耐力这么强?每年两次穿越撒哈拉沙漠,每次飞公里根据英国鸟类学会(BTO)的说法,一种名叫杜鹃(Cuculuscanorus)的飞鸟,春夏季节从西非丛林飞到欧洲多国进繁殖,当寒冷的冬天到来后,它们又飞回到西非丛林中越冬,中途需要穿越数千公里长的撒哈拉沙漠。在过去5年里,英国鸟类跟踪项目的研究人员对一只被命名为PJ的杜鹃鸟进行了跟踪,发现它在5年时间里往返英国5次,每年4到5月份来到英国繁殖,总行程达到0公里,也就是说每次飞约公里。公里行程相当遥远,需要穿越撒哈拉沙漠,阿特拉斯山脉,欧洲的比利牛斯山脉和非洲象牙海岸,途经法国和西班牙,最后返回到英国的萨福克,对于体重只有克的杜鹃鸟来说,这显然打破了肉身耐力极限。PJ是一只5岁的杜鹃鸟,年夏季将满6岁,每年PJ的迁徙都使用一条线路,在熟悉的路线中飞行,可以避免其迁移过程中的不利条件,从而增加生存机会,一旦改变路线,那么就变得生死未卜了。杜鹃的数量为何在急剧减少?但近几十年来,杜鹃的数量在急剧减少,跟40多年前相比,英国数量减少了65%,在年,杜鹃被列入皇家鸟类保护协会的“红色名录”中,这意味着杜鹃是英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重点。为了更好地了解布谷鸟数量为何下降,英国鸟类学会(BTO)在年启动了杜鹃鸟的跟踪项目,从年开始,BTO研究人员在PJ身上放置了一个卫星标签,对其进行了长年跟踪,标记和监测PJ在洲际迁徙过程中的状况。曾经发表《自然通讯》上的一篇科学报告称,杜鹃迁徙路线与死亡率有关,当它们从西非返回欧洲时,跟通过意大利或巴尔干沿“东向”飞行相比,沿着西班牙和摩洛哥沿“西向”飞行的杜鹃鸟更容易死亡,有可能在完成撒哈拉过境点之前就死了。因为“西线”中大部分杜鹃死亡事件发生在欧洲,这暗示着欧洲气候环境变恶劣了,干旱,野火,栖息地气候的变化,杜鹃最喜欢吃的蝴蝶、蛾子、毛虫等动物数量在减少,这些都有可能让杜鹃死掉。另外,杜鹃喜欢在其他种类的鸟巢中产卵,一种是草地鸟,另一种是燕雀,然后这两种鸟会傻傻地把杜鹃幼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抚养,但是现在,草地鸟和燕雀数量也在急剧下降,这是否对杜鹃数量造成影响,现在还不得而知。总结虽然,不少专家在努力改变地球生态环境,但是地球环境还是在一步步变差,塑料垃圾漫天飞,温室气体过度排放,化学物质污染越来越严重,还有人类制造的核辐射影响,比如日本福岛核电站正准备向海洋中排放核废水,不少海洋生物体内已含有了辐射物。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野生动物种类在变少,曾有专家称,每天都有物种在灭绝,永远消失在地球上,有人认为,地球第6次物种大灭绝正在发生,不过这个过程可能有点漫长,需要数千年,那个时候只怕人类要逃离到其它星球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1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