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

当燕雀变成鸿鹄之后,苟富贵已相忘

发布时间:2022/9/12 15:09:26   

在公元前年左右的时候,在河南有一群长工,正在卖力的给地主除草。其中有一个来自登封附近的年轻人,他自己常常在想:“我这么年轻力壮,难道就这样给地主当牛做马一辈子吗?总有一天我要干点大事。”

有一次,长工们在地头休息聊天,这个年轻人就说:“如果以后我们之中,那一个人要是有钱富贵了,不要忘了大家呀!”

大伙听了都笑了,:“大家都是穷苦的给人家卖苦力的,这富贵从哪里来呀?”这个小伙子叹了口气,自言自语的说:“哎!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这个人就是陈胜。

当然后来我们就知道了,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开始了抗击暴秦的统治。陈胜振臂一呼,天下响应者云集,他的声望到达了极点。

01起义得了民心

起义开始后,农民军迅速攻下蕲县,然后向东西两面发展。一路由葛婴率领向东;另一路由陈胜率领向蕲县以西挺进,以势如破竹之势接连攻克河南,安徽几个县,控制了大片安徽,河南交界地。

起义军所到之处,被压迫的农民纷纷前来投奔,很快队伍壮大到有兵车六、七百乘,战马千余匹,战士几万人。之后又攻下了交通要道——陈。于是陈胜在这个地方开了个会,商量反秦大事,确定了“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并正式建立了农民政权,国号张楚,陈胜称王。

农民军在壮大之后,从起义中心陈县出发,兵分三路向秦王朝出发出总攻。在三路西进的农民军中,吴广一路由于把守荥阳的大将坚守不出,被阻挡在城下。宋留一路正在由南阳向武关进发之中,只有周文率领的起义军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的拥护与支持。

秦二世开始对农民起义不以为然,后来逼近老巢咸阳时,才如梦初醒,派出了章邯率领30万大军向农民军猛扑。

在周文领着军队进关中的时候,陈胜派武臣增援,但是武臣忙于发展自己的势力,竟然拒绝支援。周文对敌人增兵没有准备,虽然展开了几次激烈战斗,但是寡不敌众,不得不退出了函谷关。后来在渑池与秦军决战,兵败自杀。

后来起义军内部发生分裂,吴广部将田臧假借陈胜命令,擅自杀了吴广,并把人头献给陈胜,陈胜不但没有治罪,反而任命他为将军,造成起义军内部思想混乱,在敌人夹击之下,这一只义军也失败了。

在敌人的疯狂反扑下,起义军剩下的力量比较分散,加上魏、赵等地军队违抗陈胜的命令,拒不增援,导致陈胜虽然奋力抵抗,但是仍然看不到期望,只好且战且退,在退到城父时,被其车夫庄贾杀害,被割下首级献给秦军。

起义军虽然一时轰轰烈烈,却在坚持6个月之后失败了,是为什么呢?

02失败伤了人心

据《资治通鉴》记载,陈胜称王之后,他过去的朋友纷纷来投靠,其中也包含了他的岳父。按常理来说,岳父来了,这当女婿的即使不请他吃龙虾鲍鱼,多少也应该比普通人热情一些。

但是陈胜只把自己的岳父大人,当成普通宾客对待,对于岳父道来一点也不热情,更别说下拜了,只是高举着拱了拱手,就算是与岳父见过礼了。

陈胜的岳父见他对自己这样却轻慢无礼很是生气,说:“依仗着叛乱,超越本分自封帝王的称号,且对长辈傲慢无礼,不能长久!”于是不辞而别。

在这些投靠陈胜的客人之中,有一个是他发小,这个人自以为和陈胜的关系比较铁,而且他又知道,很多关于陈胜以前的八卦,因为这他整天和别人吹牛、炫耀。当然大家都不是傻子,有的人就和陈胜说了,此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您的威严。

于是陈胜就下令把这位昔日的好朋友给杀了。现在已经成为王的陈胜,早已把“苟富贵,勿相忘”的誓言抛到脑后,翻脸不认人了。

天下的民众本来以为跟着陈胜闹革命,推翻秦朝统治,陈胜吃香的喝辣的,至少他会留点残羹冷炙。但是看到他对老丈人的傲慢无礼,对发小的不能容忍,痛下杀手,天下百姓那颗炽热的心,变得寒冷了。03没有诚信将会一事无成

陈胜吴广的起义,在胜利面前,骄傲、贪图享受,脱离了百姓。在起义初期,由于获得了一点眼前的小胜利,就感觉自己不得了,骄傲自满,只注重进攻,忽略防守。还有就是说了话不算数,出尔反尔杀了自己的昔日老友。

人还是应该信守诺言,真正成大器的人,不单单靠耍小心眼,有了富贵生活,依然会铭记贫苦日子,这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陈胜吴广的起义,通过起义拿到了高贵的身份,也就是燕雀终于变成了鸿鹄,却因为没有培养相应的素质,没有在枝头盘旋几天,就掉下来了。

陈胜起义从兴到亡,一共仅6个月,可是已经称王。还给自己修建了宫殿,设置了百官,却不愿借助楚国旧王室的权威,过早的暴露了野心,私心,只能带来英雄豪杰的离心离德。到最后,身边只剩下一些趋炎附势的小人,所以说他死于车夫之手,并不是偶然的。

陈胜刚开始得了民心,后来又寒了人心。世间最难的就是人心,最难把握的也是人心。陈胜的起义就好像盖房子,只是建好了框架,而没有装修,终究没法住人。因而无论是治理国政,还是组织管理,还是为人处世,既要得民心又要得人心。否则到头来,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45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