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燕雀 >> 燕雀的形状 >> 浙江中考16个常见文言虚词及用法举例,必
一、“之”的用法
(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六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如:
①古仁人之心。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⑤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其格式为:主语(名词)+之+谓语(动词或形容词)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⑤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时间副词后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如:
①公将鼓之。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③怅恨久之。
4.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如:
①何陋之有?
②宋何罪之有?
5.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如:
①马之千里者。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6.表示限定关系,可译成“以”。如:郊田之外。(《满井游记》)
(这种用法现在的书面语中还常用,如“四海之内”“国门之外”。)
(二)作代词用: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如:
①具答之。
②亲戚畔之。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④又数刀毙之。
⑤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如:
①渔人甚异之。
②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
③然足下卜之鬼乎。
④固以怪之矣。
⑤肉食者谋之。
⑥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如:
1.辍耕之垄上。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二、“以”的用法
(一)做介词用:
1.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译为:因为、由于。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③徒以有先生也。
2.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或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把、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如: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③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⑤因以为号焉。
(二)做连词用:
1.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以便。如: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忿恚尉,令辱之。
2.表示结果。译为:以至、因而。如: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3.表连接,相当于“而”,也可不译。如: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三)做动词用。译为:认为。如:
①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②皆以美于徐公。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四)作副词用。通“已”,已经。如: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三、“于”的用法
1.介词:
(1)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等,译为“在”“从”等。如:
①能谤讥于市朝;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②于舅家见之。
③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④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2)介绍行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向”“给”“对”等。如:
①环谒于邑人。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③欲报之于陛下也。
④胡不见我于王。
(3)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过”等,如: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②皆以美于徐公。
(4)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2.动词:译为“到”“到达”等。如:
①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②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③何至于此。
3.连词:译为“与”“和”“同”等。如:
①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四、“其”的用法
1.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代人、代事、代物,可译为“他(们)”“她(们)”“它(们)”。如:
①既出,得其船。
②其乡人曰。
③望其旗靡。
④增其旧制。
⑤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⑥百姓多闻其贤。
⑦亲旧知其如此。
⑧许寡人谓其妻曰;舍其文轩。
⑨行拂乱其所为。
⑩得其船。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指示代词,可译为“这(些、里)”“那(些、里)”等。如: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③父利其然也。
④其喜洋洋者矣。
⑤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
⑥楚王问其故。
(3)特殊代词:如:其一犬坐于前(译为“其中的”),蹬其身,使于台齐。(译为“自己”)。
2.助词:
(1)语气助词,表示反问、揣测、期望、命令等。如:
①其真无马邪(译为“难道”)?
②其真不知马也(译为“其实”)。
③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为“大概”)。
(2)语气助词,表示强调,无实意。如:
①其如土石何?
②安陵君其许寡人。
五、“而”的用法
(一)表并列,相当于“和”“与”。如: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二)表顺承,相当于“就”“才”。如:
1.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或置酒而招之。
5.既醉而退。
6.夺而杀之。
7.为坛而盟。
8.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9.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10.与臣而将四矣。
11.挺剑而起。
12.再而衰,三而竭。
13.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14.感极而悲者矣。
15.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三)表转折,相当于“却”“但是”。如:
1.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2.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3.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4.而君逆寡人者。
5.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6.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7.宋无罪而攻之。
8.知而不争,争而不得,义不杀少而杀众。
9.公输盘诎,而曰……
10.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四)表递进,相当于“而且”。如: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五)表修饰。如:
1.佣者笑而应曰……
2.长跪而谢之曰……
3.窥镜而自视。
4.暮寝而思之。
5.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六)表限制(表时间、方位、范围的限制)如:
1.时时而间进。
2.然则何时而乐耶。
六、“乃”的用法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表示气氛紧张或时间紧迫),可译为“才”“这才”“就”“于是”等。如:
①乃重修岳阳楼……
②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
③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④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⑤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⑥见渔人,乃大惊。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二)动词:表判断,可译为“是”“就是”。如: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三)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如: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七、“为”的用法
(一)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如:不足为外人道也。
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
①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②士卒多为用者。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
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②为天下唱。
③公输盘为我为(制造)云梯。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如:
①为之怡然称快。
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二)动词。
1.做,干。如:
①为宫室、器皿、人物。
②行拂乱其所为。
2.发明,制作,制造。如:
①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②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3.当作,作为。如:
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②武陵人捕鱼为业。
③因以为号焉。
④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4.成为,变为。如:
①卒之为众人。
②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5.认为。如:
①自以为大有益处。
②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6.是。如:
①此为何若人也。
②为与此同类。
③必为有窃疾也。
④知之为知之。
7.题上。如: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三)助词:与“焉”合用,放在句尾,表疑问语气,无实意。如:夫子何命焉为?
(四)名词。表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如:或异二者之为。
八、“然”的用法
(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
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②谓为信然。(《隆中对》)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
①然足下卜之鬼乎。
②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三)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
如:杂然相许。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如: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好像……似的”。如: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九、“且”字用法
(一)副词,译作“将近”。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二)连词。
1.译作“和,又”。如“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译作“犹,尚且,况且”。如:
①且焉置土石?
②且壮士不死而已,死即举大名耳。
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译作“暂且,姑且”。如“存者且偷生”。
十、“焉”字用法
(一)代词。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代词,相当于“之”。如:
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二)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
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三)助词。
1.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呢”。如: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②夫子何命焉为。(《公输》)
2.表陈述语气。如: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十一、“虽”字用法
1.连词,表假设,译作“即使”。如: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口技》)
2.连词,表转折,译作“虽然”。如: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十二、“则”字用法
(一)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二)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②作则飞砂走砾。(《满井游记》)
2.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如: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出师表》)
3.表示转折关系,译作“却”。如: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三)助词,无意义。如:
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
十三、“者”字用法
1.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③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
2.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十四、“与”字用法
(一)作连词用,译作“同,和,跟”。如: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②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愚公移山》)
(二)作介词用,译作“和,跟”。如:
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三)语气助词,译作“吗”。如: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四)动词,译作“给”。如: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
十五、“因”字用法
(一)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如: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
②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二)用作副词,可译为“于是”“就”。如:
①因屏人曰……(《隆中对》)
②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十六、“乎”字用法
(一)介词,相当于“于”。如: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二)助词。
1.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吗”。如:
①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
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十二章》)
2.用在句末,表示反问,相当于“吗”“呢”。如: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3.用在句末,表示推测,相当于“吧”。如: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
4.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呀”。如:
①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