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

朱元璋和陈友谅的最后决战,为什么选在鄱阳

发布时间:2022/11/20 8:37:09   
北京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吗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9927173330035222&wfr=spider&for=pc

鄱阳湖,这个地名并不陌生,初中地理就学过,但在如今玄幻修真作家的笔下,此地却是洞天福地的一个入口,显得非常神秘。

初唐四杰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也写到:“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这里提到的五湖之一就是鄱阳湖,也是我们常说的五湖四海的一湖。

这里的洪都新府也有必要解释一下,因为下文还会写到。洪都指的就是江西南昌,与鄱阳湖相望,走水路可沿赣江北上直达鄱阳湖。

我们今天去看鄱阳湖,会觉得这里的湖景好美,微风拂过感觉很解压,然后可能还会拿出手机拍一张晚霞湖景图,然后放配上“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发到朋友圈,俗称旅游打卡。

但是在六百多年前,公元年七月二十一日至八月二十六日,这三十六天里,鄱阳湖却是火光冲天残阳如血,几百艘战船浮动在湖面上,除此之外,遍布在湖面上的还有尸体,此时哪有风景如画,剩下的只是残酷与血腥。

说的这么邪乎,发生了什么事儿?

翻看历史不难发现,在那三十六天里,朱元璋和陈友谅双方带着约八十万人,在鄱阳湖干了一起群架,双方打出了真火,到最后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那这事政府不管吗?没办法,那时的元政府自顾不暇,自家人在北方打的不亦乐乎,朝廷内部又时刻搞着阴谋政变,哪有时间管他们啊,打吧打吧,能够同归于尽那更好。

话说这两人好好地干嘛要玩命呢?又没有杀父夺妻之仇,非得你死我活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瞧你这话说的,如果能过安生日子,谁愿意刀头上舔血啊,这不是乱世给逼的没有活路了嘛,只好闹革命,真干起了革命那就身不由己了,你不打我,那我就灭了你,这就是乱世的生存法则,逃不掉的。

所以,诸位啊,我们要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只要不懒,就有学上、有工作做、有衣穿、有饭吃,有闲工夫的话还可以打打手游泡泡妞。多好的时代啊,就别整天愁眉苦脸说压力大了,至少不用担心朝不保夕,拿刀出去和人拼命。

话再说回来,那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点,为什么会在鄱阳湖干仗呢?

鄱阳湖大战的结果很简单:朱胜陈败。但我们要了解一件事情,不能仅限于结果,还得了解他的来龙去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嘛,所以回答以上两个问题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首先就来说说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时间点。

这还得从上次(年)朱陈双方的龙湾大战说起。

龙湾大战后,陈友谅惨败,两万多小弟的性命丢在了龙湾,还被老朱俘虏了七千多人,而且还丢了百余艘战船,便宜了朱元璋,他这个心里恨啊。

本来取应天如探囊取物般简单,结果煮熟的鸭子飞了,这下他可把朱元璋记恨在心里了,此仇不报非君子,当然陈友谅也算不得君子,但仇肯定是要报的。

于是此战后他逃到了九江,痛定思痛,狠狠地反省了自己失败的原因,他认为自己失败的原因是上了朱元璋的当,丧失了自己的水军优势,又中了朱元璋的埋伏。

于是乎,他开始研发更高级的战船,企图进一步强大自己的战争机器。

嘿,你还别说,他在研发战船方面还是很有天赋的,他研制的新式战船又高又大,上下分三层,每层的甲板上都可以跑马,而且隔音效果很好,上下层打起仗来互不干扰。

船上配备火炮、投石器等作战武器,船身还裹上铁皮加强牢固度,像这种船最大的可以装两三千人,小的也能装一千余人,船上就差歼击机了,否则真成航母了。数量上,这种巨型战船,他整了两百多艘,厉害吧。

当然,除了升级武器外,他对与朱元璋的战斗也变得更加谨慎,所以自从龙湾大战失败后,他便没有再大举冒进,只是与朱元璋部小打小闹,而且打赢的居多。

不是他不想与朱元璋决战,而是他变得谨慎了,他在等一个机会,一个朱元璋在用兵上出错的机会,然后趁机与朱元璋决战,这个想法是好的,但在朱元璋出错之前,他必须忍耐、等待。

那朱元璋呢?龙湾大战后,他几乎没有什么损失,相反他在战斗中壮大了自己,也趁机抢了一些地盘,但是他得意了吗?没有。

有句话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朱元璋一直生存在忧患之中,长江以南的局势算是暂时稳定了,陈友谅和张士诚经龙湾之战后,也老实了许多,但长江以北呢?

对,朱元璋把眼光放得很远,他不但看到了长江以南的局势,也在思考着长江以北的局势。

长江以北局势并不乐观,那些地主豪绅武装以及元军虽然内讧,但依然强大,元顺帝还一直嚷嚷着让北方军队停止内战,要一致把矛头对准南方,好在元顺帝此时的威信低,没几个人听他的,大家该怎么打还怎么打。

但朱元璋还是做出了自己的防范,在没有肃清南方之前,他还得照顾到元朝政府的情绪,于是他私下秘密与元政府与豪绅武装联系,给他们送礼,意思就是说我很安分懂事,你们别来打我。

元政府看朱元璋这么懂事,就有了招安的意思,一纸诰命打算给朱元璋加官进爵,这让朱元璋很难办,接还不接呢?

我朱元璋给你们送礼,那是权宜之计,如果受了官爵,以后难免会落人口实,我是要干大事的,怎么能落人口实呢?

但是如果不接,他们会不会派兵打我呢?愁啊!

正在朱元璋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个局外人知道了这件事(谁告诉他的),这个人叫叶兑。

他给朱元璋写了封信,信中分析了当下和未来的天下局势,他提醒朱元璋不要受元朝的官爵,在信中他说:“元运将终,人心不属”。元朝要完蛋了,你何必去当那个倒霉官呢,男子汉大丈夫要看得远一点,以后搞不好整个天下都是你老朱的,你怕啥。

朱元璋想想也对,礼我送到了,也算是给自己将来留条后路,以后实在干不过他们再说。

朱元璋终于松了一口气,北方暂时不会来打我了,但还没等他来个葛优躺,事情又找上门了。

怎么一回事呢?不是朱元璋自己有麻烦,而是他名义上的上司韩林儿这位小明王有麻烦了,他找朱元璋去解决麻烦。

韩林儿和刘福通一直在北方对抗元军,元军一直没有南下,很大程度上他们的抵制也是帮了大忙的,但是他们支棱不起来,结果被元军赶到了安丰(六安寿县)这个地方。

安丰离张士诚的防区很近,这下张士诚不淡定了,带兵把安丰给围了起来,韩林儿和刘福通抵挡不住,这城一破他们就玩完了,咋办呢?

这时他们想到了朱元璋,那就联系朱元璋让他来救援吧。

朱元璋收到消息后,那是一个头两个大,救还是不救呢?这事我得找刘伯温商量。

刘伯温先问他:救还是不救,你自己怎么想的。

于是朱元璋就说:得救。其一,韩林儿名义上毕竟是自己的皇帝,咱不能学陈友谅不仁不义那套。其二,安丰目前也算是应天的北方门户,也算咱自己的地盘,不能丢。

听了这话,估计刘伯温心里会说:哎...,还是tooyoung,toonavie。咋就还没活明白呢?

有利用价值他韩林儿是皇帝,没价值了那不就是狗屁嘛,还救他干啥?

如果救出来了,你朱元璋的处境尴尬不尴尬,还不如来个借刀杀人,一了百了。

再说,带兵去救援安丰的话,这路程不近,必定会造成应天兵力空虚,此时陈友谅带兵来攻的话,咋弄?

于是,他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朱元璋,不能救。

但朱元璋不听劝啊,非要带兵去救援。既然老大发话了,那刘伯温也只能叹气摇脑袋了。

这次对话虽然简短,但却对朱元璋影响很大。他当上皇帝后,时不时就会想到这次与刘伯温的对话,他总觉得刘伯温厚黑学学到家了,算是搞阴谋的专家,自己得提防啊,如果哪天自己出事,估计也指望不上他来救。

所以说啊:伴君如伴虎。虽然我们寻常百姓没有伴君之事,但还有一句话在等着我们,那就是: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自己平时在人际交往中说话还是要谨慎的,说不上那句话就把别人给得罪了。

朱元璋这次亲自带着大军去解安丰之围,结果呢,吃了败仗安丰没救下来,倒是把韩林儿救下了。

换句话说,想救的城没救成,不想救的人反倒救了下来,这也真够闹心的。

安丰失守后,朱元璋便带着大军往回赶,心里烦闷得很,就这样回去还不得遭刘伯温笑话啊。

心情本就不好,沿途还遭到张士诚小股部队的侵袭骚扰,烦不胜烦,这一切麻烦都是张士诚造成的,好你个张士诚,你恶心我,我也不让你好过,于是决定顺路去攻打张士诚的领地庐州(今安徽合肥)。

这个决定是气急败坏下的决定,朱元璋在犯迷糊,但徐达清醒,他就提醒说:大哥,庐州城是张士诚的重地,城墙坚固又有重兵把守,不好打啊,关键我们这次出来时间久了,陈友谅要是跑去打应天怎么办,所以你看咱不打庐州行不行,赶紧回去要紧。

朱元璋此时哪能听得进劝。打,就要打,打的稀碎才好,这任务就交给你徐达了,你去给我打。

徐达无奈,只好带兵去打庐州。

话分两头,再来说下朱元璋的死对头陈友谅。

陈友谅在得知朱元璋领兵去救安丰的时候,心里就乐开了花,他等的就是这种机会,等朱元璋跟别人打的精疲力尽之时,就是自己收拾朱元璋之日。

这里解释一下,吴晗《朱元璋传》里说,朱元璋救援安丰的时候,陈友谅就开动了。但在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里,说的是朱元璋在攻打庐州的时候,陈友谅才用兵,时间上有出入,下文采用当年明月的说法。

虽然陈友谅得知朱元璋领兵去救安丰,但他却没有动,因为他上次吃了教训涨了记性,变得更加小心谨慎了,他觉得安丰一战对朱元璋的打击还不够,最好还要让朱元璋吃点亏,这还真让他给盼到了,朱元璋竟然去打庐州了。

好了,机会终于等到了,为了等到这个机会,我陈友谅忍了三年,这次就让我们决战吧。

于是陈友谅带上他全部家当,六十万将士两百艘战船全部出动了,真真儿是空国而去,想得就是背水一战,目标直指洪都(今江西南昌)。

在这里有两件事值得分析一下,其一,为什么陈友谅不在朱元璋救安丰的时候去打应天?按理说此时是打应天的好机会。

仔细想想也不难理解,陈友谅自龙湾战败之后,的确变谨慎了,但是有点谨慎过头,所以一直等到朱元璋打庐州才动。

其二,为什么他去打洪都,而不是溯流而下打应天?

原因大抵可以做如下推论,洪都本是陈友谅领地,但是洪都城的守将却反水归顺了朱元璋,陈友谅是个自负的人,他哪能允许这种情况出现,于是决定先收了洪都再去打应天,他又犯了自大的毛病,认为洪都很好打,很快就能搞定,不耽误去打应天的时间。

但是这次他又错了,洪都归顺朱元璋后,朱元璋就派了一个人去镇守此地,这个人就是他的亲侄子朱文正。

朱文正这个人有点表里不一,迷惑性很大,平时在其他人眼里,他就是个只懂风花雪夜的纨绔子弟,没人看得上他,但到了干仗的时候,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得,威风凌凌,颇有将才之风度。

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在朱文正的指挥下,全城将士奋力守城,致使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始终止步于城门之外,在无外援的情况下,硬生生地和陈友谅大军耗了三月有余而城不破,这为后来朱元璋的决战争取了时间。

当朱元璋得知陈友谅倾巢出动的时候,他就明白了陈友谅这是要与自己玩命了,他不能逃也不必再逃。

虽有陈友谅有六十万大军和强大的战船,那又能怎样,这么长时间了还是没能拿下南昌,没什么可怕的,况且我还有二十万大军,有奋力一搏的资本,到最后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那就打吧。

庐州打不下来就不打了,他回到应天也把徐达喊了回去,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随他一起向洪都方向进军,这次把老本全放进去,陈友谅要和他梭哈,他赌了。

陈友谅你不是有强大的战船吗?你不是水军厉害吗?好吧,成全你,这次我们就打水战吧,我就在南昌附近的鄱阳湖等着你。

征服强大的对手,就是要在对手得意之处彻底击垮他,朱元璋懂得这个道理。

公元年七月二十一日,双方在鄱阳湖摆开了阵势,朱陈的决战拉开序幕,此战历时三十六天,以陈友谅战死战败而结束。

决战的经过就不详说了,在吴晗的《朱元璋传》此战经过是一笔带过,这本书更多地着眼于大局势,对小小细节着墨不多。

但在《明朝那些事儿》里,此战的经过却写的非常精彩,当年明月以小说的笔法写历史,更注重小人物在历史大潮中的个人使命。对此战经过感兴趣的,推荐读《明朝那些事儿》。

至于为什么朱元璋能在这次战役中以少胜多,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

1、武器上,陈友谅战船虽大且高,但灵活性低,特别是数十条大船连在一起,更是给火攻提供了便利;朱元璋战船虽小,但灵活自如,机动性高。

2、指挥上,陈友谅生性暴躁多疑,战将多有不满,后期更是弃战投降;朱元璋麾下大将身经百战,作战经验丰富,且上下同心。

3、士气上,陈友谅不得人心,士兵打仗多为糊口,更有南昌之战受挫在先;朱元璋军越战越勇,有必胜的信念。

4、后勤补给上,陈友谅后路被朱元璋切断,时间久了,粮尽士疲,丧失斗志;而朱元璋的后方补给得以保证,可以持久作战。

两相对比,胜负可知。

和以上介绍的两本史学专著不同,我这豆腐块文章只能属于读史随笔,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也会夹带自己的私货。

有一句话说得好,我们从来不缺乏历史,只是缺乏对历史的态度,所以这篇文章还没结束,下面就来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和见解,完全是私货,欢迎批评。

现在回过头来看朱元璋的一生,他的一生好像都在忙碌,从来就没停歇过。

忙着放牛、忙着讨饭、忙着当和尚撞钟,后来又忙着打仗、忙着当皇帝、忙着内斗、忙着处理政务,直到洪武三十一年(),他的人生落幕才算是歇了下来。

他这一生不累吗?肯定是累的,或许他在某些瞬间也想停下脚步歇歇,但是前方总有一个目的地在等着他,他告诉自己不能歇,坚持一下到达目的地再说,然而等到了这个目的地,又有下一个目的地在等着他,直到后来他已然忘记了什么叫歇息。

有人可能要说了,他这是迫不得已,是身不由己。然而在我看来只是一念放不下而已。

那现实中的我们呢?喊着身心疲惫,一个人躲在车里抽烟的时候,有多少是迫不得已,有多少是自己的执念欲求,恐怕连自己也不清楚了吧。

这不禁让我想到苏东坡的一则故事,话说他住在惠州期间,有一次去松风亭游玩,松风亭在一座很高很高的山上,于是他便向这座山顶走去。

走着走着便累了,他抬头看看山顶上的松风亭,告诉自己坚持一下到松风亭再躺下休息吧。

走到半山腰的时候,实在是累的不行了,他艰难地抬起头看向松风亭,离得还是很远啊,什么时候才能到呢?

他看了看身边的树木丛林,这里的风景貌似也不错啊,此刻他顿悟了,说了一句“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

是啊,为什么不能在这里休息呢?为什么非得到山顶才能休息呢?一念放下,轻松自在。

苏东坡还说过: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是啊,即便下再大的雨,道路再如何泥泞,我心巍然不动,哪怕只是竹杖芒鞋,我也能一蓑烟雨任平生。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不为外物所扰,我心安处便是故乡。心无杂念,便可随遇而安,不是吗?

我说这些并不是试图否定朱元璋,朱元璋一生戎马创建大明,可以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了,他是值得敬重的一个人,只是他的一生真的是我们要选择的吗?苏东坡的这种一念放下随遇而安的人生,不也是一种选择吗?

这两种人生,哪种更高级?

在我看来,没有高级低级之分,每一种选择都可以过好自己的一生,关键是你自己知道该如何选择吗?知道该如果安放自己的一生吗?

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有“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大鹏,也有“腾跃而上,不过数仞”的小鸟,

很多人都向往大鹏,认为成为大鹏才是自己的人生追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那鸿鹄岂知燕雀之乐?

况大鹏水击三千里,扶摇直上九万里,须借风势,倘若无风,安能高飞?

在庄子看来,或许大鹏和小鸟的选择,也无高级低级之分,或翱翔天空,或止于枝头,都是对各自一生的完成。

关键是:人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能做大鹏,那就做大鹏;知道自己会做小鸟,那就做小鸟。

这是一种更高级的自律,阳明谓之“知行合一”。

如果你能读到这里,不妨停下来,思考一个问题了: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24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