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燕雀 >> 燕雀的形状 >> 红楼梦点评22好了歌是全书的总结
这一篇我们主要讨论《好了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好了歌》是全书的总结
(红楼梦诗词歌赋系列一)
如果按第一回是全书故事的浓缩版这一观点,前面甄家变故是明朝崇祯十七年,那么《好了歌》便是故事的高潮部分了,而贾雨村的上任便是在新的朝代(南明)的新官上任。整本《石头记》的故事开端实际上是从第二回林家开始。
高潮部分,当然就是八十回后的社会动荡,南明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后来都给女真族作了嫁衣裳的历史故事。甄士隐投靠岳丈封肃不着,经过一二年经营,便露出了下世的光景来,影射的便是南明时期江南一片混乱的环境。《好了歌》便是这场混乱的总结,这是整体社会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反映。
一、《好了歌》的核心价值观和人生观
我们通常说,华夏民族的历史有五千年,其实非常悠久,而且现在人口更是占了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十六左右。既然华夏民族能够长足发展,不象历史上的契丹、党项等民族只在历史长河中闪耀一下便消失了,那就应该有更为强大而积极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柏杨老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严重批判了华夏民族的诟病,说“一个是条龙,三个便成猪”,但也肯定了华夏民族的优点,便是整个民族有大同情结,这是一种核心世界观,并影响着价值观、人生观。
(一)华夏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和人生观
所谓情结,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的是一群重要的无意识组合,或是一种藏在一个人神秘的心理状态中的强烈而无意识的冲动。造成有害行为的情结,是一种心理疾病,而造成有益行为的情结,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从整个民族来看,有大同情结、正统情结、思乡情节,这是民族性格,是世界观,总结为一句话便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社会层面来看,有宗族情结、富贵情结、自由情结,这是社会问题,是价值观,总结为一个故事便是“苟富贵、无相忘”;从个人层面来看,有英雄情结、恋家情结、从善情结,这是缺乏性需求,是人生观,《礼记·大学》总结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顺序。民族层面的我们不作过多议论,因为是强大而积极的精神力量,我们着重结合《好了歌》分析一下古人的核心价值观和人生观。
其一、核心价值观——富裕显贵有地位。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者,当然是有利于自己和家族的东西。自周公旦实行新政起,华夏民族实行宗族和谪长子继承制,个人的利益是与宗族有关的。什么样的利益才能帮助一个宗族,通过长时间总结,唯有富贵才是无往不利的法宝。
陈胜(陈涉)在家里躬耕时,因为累得不行,在地头大喊:“苟富贵,无相忘”。此时一老农说:你就一佣耕,哪来的富贵。陈胜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后来陈胜、吴广起义,该老农前往投靠,不料被他给杀了,后来再也没有族人前往投靠他。
这个故事,给了很多家族启发,所以才有了“宁笑老杂种、莫笑鼻涕筒”的说法,许多家族为供一个有志且有智的青年读书,可以耗费整个家族的力量,甚至还更多。有族人出人头地,是每一个宗族的缺乏性需要,哪怕不做官,也希望有人赚得大把钱财,能够帮助整个家族,这就是自古以来不富不贵就让人看不起、甚至在家族里面也没什么地位的根源。
当然这一种制度下,一但出了问题,对一个宗族来讲,也是毁灭性的,比如许多朝代都规定诛连九族的罪名,历史上因一人出问题而连带整个家族覆灭的例子可不在少数。当然有些人并不想被家族、家人牵绊,这是自由情结,陈胜杀了前来投靠的族人,是不想与家族、家人相互羁绊;陈世美考取功名而丢了原配,是想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陈胜的处理方法,是向往自由的一种途径。就如贾雨村上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船,要想获得自由,将四大家族毁灭也是一条不错的路子。那么在向往自由的道路上,历史上还有无数的人选择归隐这一办法,这一点我们在另外的评论中展开讨论。
陈胜、吴广起义其二、核心人生观——老婆儿子热炕头。古时候读书这一件事是贵族的专利,因为这些人不需要为衣食而忧。那么不是贵族的怎么办,虽然孔子将教育推向了全社会,但大多数人还是因缴不了师资而安于现状。
如陈胜这种骨子里就有英雄情节而又实现了的,自然少之又少。村里的那个老农,一辈子只能做佣耕,现实已经磨灭了志气和想象力。后来他前往投靠陈胜为什么被杀,就是因为当时他打击了陈胜的信心,另外陈胜也需要与家族撇清关系,免得失败后牵连整族。虽然这件事情给陈胜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因为再也没有族人敢投靠他,但显然他做的是对的。
贫穷会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在看到别人比我们好的时候不要心生怨怒,在看到别人有远大志向时也不要打击,这才是做人的基本原则。那么在谪长子继承制之下,许多有才能且有志向的长子便走不出去了,在婚恋当中,也是长子先娶。这一类人的英雄情结就更为严重了,当不了外面的英雄,就只好当家里的英雄了。再加上“三纲五常”的助推,经常受英雄情结的情感体验,久而久之便产生了恋家情结,因为上有老、下有小,况且在家里做“皇帝”也不错,也就不再有走出去的想法。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包拯,也是考上进士之后又回来守孝三年才去上任,这已经是两全之法了。更何况绝大多数的人并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更是以小家为主心,一辈子的理想就是“老婆儿子热炕头”。“苟富贵、无相忘”的富贵情结和英雄情结,在道义与仁心的助推下,多数人会产生从善情结。前篇所述“嗟来之食”便是这种情结的表现,虽然黔敖在态度上有所欠缺,但从善之心是值得所有人学习的。
(二)核心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的过程
情结是一种固定的心理或行为倾向,虽然不会时时表现,但遇到相应环境或事件时便会自然地反映出来。如果同一类型的情结拥有的人数众多,便会形成社会层面的价值观,并且影响着个人的人生观。进而产生纵横交错的生产关系,这一种生产关系会形成定势,因为个人的人生观会通过家风传承给下一代和整个族群。当然这一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每一种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都会经历认知评价、情感体验、行为倾向三个阶段。
其一、认知评价。认知评价又可以称为自我决断,是指个体从自己的角度对遇到的客观事件、事物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作出的看法或评估,同时也估计面临这些客观事件、事物时自己可动用的应对资源。认知评价直接影响个体的应对活动和心身反应,内在的不足是对这些外在客观事件、事物产生持续兴趣的根本原因。
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发展而来,那个时候大多客观事件是公平的,今天猎得一头野猪,每个人都能分得一块肉,如果食物供应不足,大家都只能清汤寡水,谁也不会怨谁。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部分工种生产的物质越来越丰富,分配就越来越不公平,特别进入奴隶制社会之后,贫富差距便越来越大。奴隶主及贵族家庭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享受越来越好,这是绝大部分人所缺乏的。久而久之,经过这种外部表现的客观事件和事物的不断强化,绝大部分的人认为,要想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享受,就必须朝着富贵的方向努力。
这一种价值观的形成,甚至得到了上层建筑的引导,《管子·牧民》中有:“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奴隶主和贵族的这一种行为表现,意在引导奴隶们向着他们的方向不断努力,这便是正向激励的一种方式,要使马儿干活,可不止需要鞭子,还需要不断地给胡萝卜。
其二、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是个体在通过努力后获得内在缺乏性所需物质生活、精神享受之后的生存、认知、自我、交往、审美、道德、理智等情感体验状态。
美好的事物不会降临在傻傻等待的人身上,它只会降临在那些不断追逐目标和梦想的人身上。为了鼓励奴隶们不断向着富贵的方向努力,全世界不约而同地采取了等级制度,封建社会时期的职爵制度与等级制度是相通的。因为要想一步就与奴隶主或贵族们平起平坐,显然不太现实,如若那样许多人会因为达不到目标而不断失落、迷茫甚至感情脆弱。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能达到一个小的目标,再通过努力不断前行。达到一个级别之后,便有相应级别的待遇与资源,物质生活和精神享受都能得到大的改善,个体的各种情感体验也是愉悦的。
在这种外隐态度的不断激发下,内隐的态度便会产生不断前行的倾向。不过,所谓辉煌的人生,不过是欲望的囚徒。许多人在奔往富贵的道路上被欲望绑架不断迷失了自我,上层建筑可不允许任何人凌驾于其之上,牢狱似乎就是为这些人所准备的去处。
范进中举其三、行为倾向。行为倾向即行为意图,是对态度对象作出某种反映的意向。个体的态度,分为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前面我们所讲的情结,便是一种内隐态度。内隐态度是个体对事物所持的积极或消极的认知、情感或反应,由不自觉的以往经验或不能归因于以往某一确定经验所引起。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不受控制的、无意识的态度,是通过以往经验和态度(情感体验)不断积淀或强化而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痕迹。富贵情结、恋家情结便是在情感体验的不断强化中产生的,这是一种行为倾向。当然情结或内隐态度需要通过外显态度表现出来,外显态度是个体意识到的并易于报告或表现的态度。陈胜在地头拄锄而叹“苟富贵,无相忘”便是富贵情结、英雄情结这些内隐态度的报告形式。父母从小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也是督促我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行。在你学习表现不端正的情况下,无疑会搬出将来学不好有些什么坏处、学好了又有哪些好处的说教。父母的行为倾向,对子女的情感倾向、认知和行为反应都产生着潜在的影响。
二、《好了歌》主题思想的影响和作用
《石头记》开首的《好了歌》,从表面上看,宣扬了一种逃避现实的虚无主义思想。其从宗教的观点出发,告诉人们:活在世上建功立业,发财致富,贪恋妻妾,顾念儿孙,全都是被情欲蒙蔽尚不“觉悟”的缘故。这首歌就是用通俗浅近的语言来说明这一切都是靠不住的。跛足道人说:“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又把“好”和“了”的涵义引申一层,说只有和这个世界斩断一切联系,也就是说只有彻底的“了”,才是彻底的“好”。所以他这首歌就叫《好了歌》。
作者作这首《好了歌》,是对他所厌恶的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尽管是一种消极的批判,也有它的价值。作者出身于一个上层的封建世家,亲自观察了这个阶级的腐朽、堕落,亲身体验了贵族阶级由兴盛到衰败的苦痛,进行了半生深沉地思索,激起他强烈的愤慨,他要痛骂,他要诅咒,《好了歌》便是痛骂的歌、诅咒的歌。作者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他倾注一腔心血,虚构了大观园那样一个如诗如画的环境,塑造了那么多善良纯洁的少女形象,描绘了那么多有情有趣的事物,可见作者是多么懂得生活,有着多么高雅的生活情趣的!有爱必然有憎,他描写贾赦、贾珍、贾琏之流猪狗不如的品德和行为,就是对他所憎恶对象的鞭笞。而最后,无论他所爱的还是他所憎的,都一齐毁灭了,就使他堕入一种难以解脱的精神痛苦之中。了解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再看他写的《石头记》,就能够把它放到适当的地位去理解了。也就是说,作者“三观”中尽管有虚无消极的一面,但同无爱无憎的和尚道士不同,这就是“情僧”的由来;如果没有深厚的生活激情,岂能写出这样一大部博大精深的《红楼梦》来?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好了歌》又是积极的。曹雪芹著这部《红楼梦》,目的是什么?不仅只是供茶余饭后笑谈的吧?最关键是醒世的作用。他要教育大家不要把一切看得太重,按佛学的思想就是不执着、不住相,这就符合了《金刚经》“空”的主导思想,也符合楔子里“十六字真言”。作者把这样一首歌放在通部小说的第一回中,这不能不说就是小说的总纲(中心思想)了。再反过来讲,华夏民族长期形成的这种建功立业、发家致富、治理家庭、为儿孙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就一点作用都没有吗?肯定是有的。造物主为什么会让人每天必须吃饭,如果人不需要吃饭就能活得很久,那么人人都会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目标,那社会如何会进步。说实在话,逃避现实的思想我并不主张。韩愈在《省试颜子贰过论》中有句“不以富贵妨其道,不以隐约易其心”才是正确的生存之道。对道的追求,我们不一定要停下脚步,但无论是生在富贵场中,还是隐于山林荒野,精进之心行不可无。对于处世的态度,《论语·泰伯》已告诉我们: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个人在改变历史的进程和社会形态上的功能和作用有大有小,但归结起来是微乎其微,能做什么便做什么,顺应发展变化是我们可以做到的。这些才是一生修行正确的方法,我认为这便是《石头记》艺术价值没有达到的高度,如若有志之士续尾,我坚持建议不要以《好了歌》的思想来总结全书。
(水木森二○一一年九月九日、二○二○年七月十一日)
《好了歌》表达的主题思想参考阅读文本:《红楼梦》第一回从“此人名唤封肃……”至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