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燕雀 >> 燕雀的形状 >> 逍遥游什么是最理想的人生境界这条鱼
在诸子百家中,思维品质高的人很多,而文学品质最高的,好像也就是庄子。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现代世界第一流的文艺作品,三分之二以上都是寓言结构,而在古代,最早进入这种寓言结构并立即显现成熟风貌的,是中国的庄子。
在庄子笔下,鱼、鸟、蝴蝶、龟、马等各种动物纷纷登场,生动形象、幽默活泼、引人入胜,告诉我们一个又一个哲理。但是我们读庄子时,容易被庄子的表达形式所迷惑,对于庄子所表达的思想,往往不得要领。尤其是最有名的《逍遥游》,一直颇有争议。《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首篇,近七年语文高考中就出现了九次,可见其重要性。庄子通过一条“鱼”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才是最理想的人生境界。
书中这种庞然大物给人带来一种震撼的感觉、让人惊诧不已,原来天地之间还有这么一种动物。鲲鹏这种既是鱼、又是鸟的动物,每年要从南海迁徙到北海,每次迁徙先“水击三千里”,然后再“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鲲在鱼的状态时,看天要抬头向上仰望,化为鹏之后,“其视下也,亦若则已矣”,就是说向下俯视天地,然后说不过如此,这是何等的气势!
书中还讲到蝉和斑鸠嘲笑大鹏:“我们什么时候想飞就能够一下子飞起来,遇到榆树就在上面休息;偶尔力气不够,落到地面就可以了。何苦要高飞九万里而到那千里迢迢的南海去呢?”庄子说,这两只小虫小鸟又懂什么?好比其他人嘲笑陈胜,陈胜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庄子如此夸张地描述鲲鹏,就是要给人展示一种理想的境界,说明人和人之间在境界上的差别非常大。你也可以像鲲鹏一样,实现从仰望天地到俯视天地这种角度的转变。这种转变是一种境界上的不同,好比我们周围的许多人,同样的物质条件,但精神上差别很大。有人整天愁眉苦脸,但有人过得很快乐。这就是境界的不同。
战国时期,宋国有一家人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绵为生,即便寒冬腊月也能开工赚钱,手还保护得很好。原来他们发明了一种防冻药,有个商人听说了这个药方,于是出一百两金子买了下来。正值冬天之时,商人来到正和越国交战的吴国,送给了吴王这个防冻药的秘方,吴国的将士有了防冻药,战斗力一点也不受影响,于是大败越国。这位商人因此加官进爵,吴王还赐予了封地。同样的东西,有人用它来拜将封侯,有人却只会用它来漂洗丝绵,这就是境界的高下之分。
什么才是最理想的人生境界呢?逍遥。
笔者认为庄子所说的逍遥既不是形态上的含义,也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含义。不是获得了名和利,拥有了财富和权力,可以为所欲为的逍遥;更不是什么也不做、无所事事的逍遥。这种境界的标准是内在的、内心的,而不是外在的、物质的。庄子用“尧让贤许由”的故事说明,全世界的人都称赞你,你也不会变得更加上进;全世界的人都诋毁你,你也不必灰心沮丧。
庄子逍遥游的另一层含义是“无待”,意思是不需要依靠外在的事物。幸福是什么,就是你所期望的与现实一致,或者说期望的少于你得到的。什么是痛苦,期望值与现实的落差,落差越大,痛苦越深。对外在事物的期望值过高,就是你有所待的意思。
你生活中依靠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多,你的欲望也变得越来越大,总有你满足不了,正如西方哲学家叔本华所说,欲望就像钟摆一样,你得到了就空虚,你得不到就烦恼,心灵处于空虚和烦恼之间,这样怎么能算是逍遥呢? 如果你把内心从外界中解脱出来,你的心灵不再受外界的波动,你就达到了逍遥的境界。庄子用“无己、无功、无名”这“三无”来描述逍遥,当然这“三无”是要用内心的标准来衡量,用外在的标准来看你可以非常成功、也很出名,但你内心要做到“无己、无功、无名”,这样才算是逍遥。庄子并不排除你在世俗上的功名,但你不要让外在的东西束缚了你的心灵。
无所待并不代表消极,真正达到了庄子的逍遥境界的人生,一定是行为积极、心灵富足的人生。庄子逍遥游的意义就在于它解放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境界,它以一种更高的境界来看待世界万物。
在庄子看来,鲲鹏的逍遥游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鲲鹏展翅之前,鲲鹏要经过长时间的酝酿,才能从现实中超拔而起。而不是像那些小虫小鸟一样,对眼前的一切感到满足、自我陶醉,便自以为是逍遥。庄子所说的“积厚”意味着,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就要学会“沉潜”在深水里头修炼,潜龙勿用。修到相当的程度,才能一飞冲天。
庄子教育我们要从内心认识自己、从内心认识生命,从而更加的爱自己、爱生命。如果你是一个爱自己的人,一定会希望自己每天过得很快乐,把那些不快乐的事情都可以丢掉,这样可以更快乐,这就是逍遥的积极意义。
一个人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他的态度!成功人士和失败者之间的不同点在于:成功人士一直用最乐观的思维、最开朗的态度和最有效的经验经营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则恰恰相反,他们的人生总是被从前的各种失败和顾虑所控制着。 有人说:心态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很有道理。如果你不能改变环境,你就适应环境;如果你不能改变别人,你就改变自己;如果你不能改变事情,你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
《逍遥游》告诉我们最理想的人生境界正是“逍遥”,这个“逍遥”是要我们积极地对待人生。你可以不是世界的主人,但你一定要成为你心灵的主人;不要让你的心灵随波逐流,任由外在物质和内在物欲左右,文明就是克服外在物质和内在物欲束缚的过程。笔者认为庄子是以逍遥游来激励人们追求心灵的超脱,希望人们不要以物质的标准为自己人生的理想,而希望人们用心灵的标准来确定自己的人生理想。
对于今天的世界,庄子的思想可以作为调整人心的清凉剂,有一份清醒的作用。接近庄子,你会感到释然,感到无忧无虑,感到自由自在。
闻一多先生曾说:“读《庄子》的人,定知道那是多层的愉快。你正在惊异那思想的奇警,在那踌躇的当儿,忽然又发觉一件事,你问那精微奥妙的思想何以竟有那样凑巧的,曲达圆妙的辞句来表现它,你更惊异;再定神一看,又不知道那是思想那是文字了,也许甚么也不是,而是经过化合作用的第三种东西,于是你尤其惊异。这应接不暇的惊异,便使你加倍的愉快,乐不可支。这境界,无论如何,在庄子以前,绝对找不到,以后,遇着的机会确实也不多。”
你的心境可以是天堂,也可以是地狱,由你自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