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燕雀 >> 燕雀生活环境 >> 祖堂幽栖寺丁亥除夕普说蕅益大师
诸昆仲欲复本来面目。须破我法二执。欲破我法二执。先惩流俗知见。何谓流俗知见。今人一出家参学。便要做善知识。只此岂非我执。又或以律非教。以教斥禅。以禅藐教轻律。岂非法执。纵使和融。不互相非。亦罕兼善。且律师不问何等根性。概要人持律。法师不问何等根性。概要人听经。宗师不问何等根性。概要人参禅。岂非我法二执。殊不知禅教律三。皆如来随机所说。岂有死法。吾今为诸昆仲彻底说破。
若真为生死持戒。持戒亦必悟道。真为生死听经。听经亦必悟道。真为生死参禅。参禅亦必悟道。真为生死营福。营福亦必悟道。专修一法亦悟道。互相助成亦悟道。以因地真正故也。若想做律师受戒。想做法师听经。想做宗师参禅。想有权势营福。则受戒听经参禅营福。必皆堕三恶趣。故智者大师云。为利名发菩提心。是三涂因。毫厘有差。天地悬隔。错认定盘星。醍醐成毒药。
今受戒听经参禅营福之士。口中亦说真为生死。心中未知生死大苦。火烧眉毛。且图眼下。殊不知无始劫来。头出头没。枉受多少辛酸。卽今幸得人身。幸成僧相。亦经过多少艰苦。然犹未肎猛省发心。此与燕雀处堂何异。且如今夜腊月三十。古人以喻大命尽时。何等迫切。今人且欢呼茶饮。曾不思百岁光阴。尚存几许。岂不痛哉。
予出家时。母舅谓曰。法师世谛流布。吾甥决不屑为。将必为善知识乎。予曰。法师是乌龟。善知识是忘八(此指忘八端,“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总不堕此坑壍。舅曰。毕竟何为。予曰。佛且不为。况其他也。舅曰。既尔何用出家。予曰。只要复我本来面目。舅乃叹善。嗟嗟。予初志若此。尚被虚名所害。不满本志。深以为耻。况初心便要做善知识者邪。假使做得一个世谛善知识。济甚么事。名利日重。正法日衰。坏周室者齐桓晋文耳。又吾眼见耳闻诸善知识。唯紫柏大师一人。已证无生。已得自在。其余大老。建丛席。立规条。广大周详。名满海内者。临命终时。俱未免牵缠系恋。反不若我憨翁大师。及幽溪师伯。晚年一味默修。不管丛林中事。皆得脱然坐逝。又不若彼雪庭禅师。灵源法师。一生不拘小节。临终亦得潇然。故知门庭施设。不惟无益本分。正复萦绊杀人。吾憾障深力薄。戒品尚多缺略。持名犹属散心。然既深知生死过患。故决不敢装模作样大胆欺心。今二年聚首。不久拟别。故尽力抖擞屎肠。为诸昆仲。作此最后警策。伏惟著眼珍重。
在座的各位如果想要证得本来面目,就必须要破我执和法执,想要破我执和法执,就必须去掉流俗知见。什么是流俗知见?现在的人一出家参学就想要做善知识,这难道不是我执吗?又有的人用律宗来说教宗的不好,有的人用教宗来斥责禅宗,有的人用禅宗来藐视教宗轻视律宗,这些难道不是法执吗?即使让他们和平融洽的相处,不互相非议,也很难做到兼善。而且那些律师不管什么根性的人一概都要让人持戒律,法师不管什么样根性的人一概都要人听经,宗师不管什么样根性的人都要人参禅,这些难道不是我执和法执吗?殊不知禅教律三派,都是如来随机缘不同所说的,不是这样死板的,今天我要为在座的各位说破这件事情。
如果真的为了脱生死而持戒,那持戒也一定能悟道,真的是为了了脱生死而听经,那么听经也一定能悟道,真的是为了了脱生死而参禅,那参禅也一定能悟道,真的是为了了脱生死营福,营福也一定能悟道,专门一心修一个法门也能悟道,互相帮助成就也能悟道,这些都是因为因地是真的正的缘故。如果只是想做律师而去受戒,想做法师而去听经,想做宗师而去参禅,想要有权有势而去营福,那么受戒听经参禅营福,一定会堕落下三道的。所以智者大师说过:“为了名利发菩提心,是堕落下三道的原因。”毫厘有差,天地悬隔,认错了定盘星,醍醐也成了毒药。
现在那些受戒听经参禅营福的人,口中也说真的为了了脱生死,但是心中未曾知道生死大苦,火烧眉毛,只知道图解决眼下的事情,殊不知无数劫以来,为了追随世俗,枉自遭受了多少没有必要的辛酸,现在侥幸获得了人身,又侥幸出家做了僧人,这其中又付出了多少艰苦才能成。然而却没有猛力的反省发心求出生死,这样与燕雀处堂又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正好是腊月三十,古人也以此来比喻人生尽头,了脱生死是多么迫切的一件事情啊!现在的人只知道在这天饮茶庆贺,不去反思人生百年越来越所剩无几,这难道不让人痛心吗?
我在最初出家的时候,舅舅曾经对我说:“法师世谛流布,我外甥决不屑于去做,将来一定做善知识的。“我回答道:”法师是乌龟,善知识是忘八,我绝不会堕落在这个沟壑里面。“舅舅问:”那么究竟要做什么呢?“,我说:”佛陀尚且没有做什么,更何况其他人。“舅舅问:”那么这样还要出家做什么?“我说:”只要证得我的本来面目。“舅舅于是感叹说好。哎感叹啊,我的初心这么单纯,老来还是被虚名所害,不能得遂本愿,深以为耻!更何况那些初心就是要做大师的人呢?假使做个世俗的善知识,又有什么用,只不过名利之心越来越重,而正法就越来越衰落!破坏周王朝的正式齐桓公晋文公这些人。而且我自己眼见耳闻的诸多善知识,也只有紫柏大师一个人罢了,大师已经证得无声,得到大自在,其余的那些年高、品德高的人,建立禅院,设立规条,各种事情做的宽阔宏大周详备至,名满海内,临终的时候都不免被世俗牵缠贪恋,反而不如憨山大师,还有幽溪师伯,晚年的时候只是一味的默默的修持,不去管寺庙里的那些事情,都坐脱立亡,也不如雪庭禅师,灵源法师一生不拘小节,临终的时候也很潇洒的走了。所以啊门庭施设不仅无益于本分,正常的也变成人们了脱生死的羁绊,我深深的感觉到业障的深重自己力量的微薄,戒品尚多缺略,持名犹属散心,自己也深深的知道生死的过患,所以决不会装模作样大胆欺心,现在大家聚在一起,不久之后又要分别了,所以尽力抖擞屎肠,为在座的各位做最后的警示鞭策,希望大家能够珍重。
–节选自《灵峰宗论》蕅益大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