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燕雀 >> 燕雀的繁衍 >> 盘点中国十大千古奇叹
1、伯牙之叹
《列子·汤问》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像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吕氏春秋》里记载类似,但多了结局: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高山流水》蕴涵天地之浩远、山水之灵韵,诚可谓中国古乐主题表现的最高境界。伯牙的绝琴明志,一者做为对亡友的纪念,再者为自己的绝学在当世再也无人能洞悉领会而表现出深深的苦闷和无奈。想那伯牙也必是恃才傲物、卓尔不群之人,他的琴曲曲高和寡,凡夫俗子自然难以领会其乐曲的精妙。所以伯牙才会感到孤独,才会发出知音难觅之叹。
2、孔子之叹
《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考察宇宙,体触万物时生发出的精粹思想,有更为普遍的意义,那就是要我们珍惜光阴。时光如流水,在我们身边静静地淌过,我们一不留神便失去了最美好的时光。所谓青春易逝、韶华难再正是这个道理。这句话时刻提醒着我们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尤其要知时间金贵,转瞬即逝。
类似的还有桓温之叹。据《世说新语》: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年轻时所种之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树都这样(长这么大了),人就更不用说了。用于感叹岁月无情,催人衰老,让人无奈、伤感。尤其适合那些少壮不努力,将来徒伤悲的老大们。
孔子还有一则感叹。《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作为一代大师,孔子在弟子面前把老子比作人中之龙,惊为天人,那是对圣人发自肺腑的膜拜,所以悠然神往,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坦然。
3、屈原之叹
《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伟大,就在于,他并不是单纯发个人牢骚,他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开一代忧国忧民诗歌主题的先河,后来为历代爱国者继承发扬。
4、陈涉之叹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短短一语,既讽刺佣者的目光短浅、不能识人,也感慨自己一时空有抱负,得不到展露的机会与平台,同时对未来展翅高飞也充满期待。陈涉胸怀大志,不甘庸碌终生,敢于反抗命运安排。等到大泽乡,遇到最佳拍档吴广,终于聚众揭竿起义,发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时代最强音。
5、项羽之叹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史记.项羽本纪》
这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项羽,见到秦始皇的盛大巡游也敢直呼“彼可取而代也!”何等叱咤风云,气壮山河,此刻虎落平阳,山穷水尽,被敌军重重围困,王位,天下,美人,名马都将不复归他所有,显得痛苦而绝望,时运转化得太快太快!虞姬也很悲伤,舞剑作歌: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刎颈而死,好不悲壮,是为霸王别姬。
6、霍去病之叹
“匈奴没灭,何以家为”,汉武帝在霍去病又一次立下大功,命人为其修建了一所宽敞的豪宅,竣工后,先行让霍去病过目看看是否满意,但是霍去病如此感叹,“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压根就不考虑住的如何,满脑子想的是如何尽快扫荡匈奴,扫平边患。用大白话讲:就是我很忙,实在没空管房子好不好啊!
霍去病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十七岁随卫青参加漠南之战。初出茅庐的霍去病独率八百精锐骑兵,奔袭数百里,斩杀单于的叔祖父,俘虏单于的叔叔,一战成名勇冠三军。
十九岁为骠骑将军,独当一面成为河西战役的统帅。出击匈奴的浑邪王、休屠王部,共歼敌四万余人。又成功平定了归降匈奴人的叛乱,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
二十一岁,率兵五万出代郡,寻找匈奴主力决战,向北行军两千余里,深入漠北。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斩杀七万余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此举行了祭天封礼,兵锋所指远及瀚海(即今贝加尔湖),匈奴势力被彻底从漠南清除到漠北。
同年,霍去病因为战功显赫,被任命为大司马,和大将军卫青并列,二十一岁位列三公。
二十三岁,突然因病去世!汉武帝非常悲伤,他调来铁甲军,列成长阵沿长安一直排到霍去病墓。他还下令将霍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霍去病被后代各朝各代都被奉为名将,也是我国五千年来最年轻的战神。他的一生毫无败绩,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好像知道天妒英才,争分夺秒,雷厉风行。短短七年,霍去病成就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业,何其潇洒,何其痛快,大丈夫在世当如此。他如同流星一般炫目却又短暂,生如夏花之绚烂,赢得身后青史流芳百世。
7、班超之叹
《后汉书·班超列传》: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班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俗话说,山不转水转,人要知变通,班超可谓善于趋时应变者。文路不通,就当以先人法,果然海阔天空。随窦固征匈奴,出使西域,经营西域达30多年,为国家版图扩大做了重大贡献。是一位武能定国,文能安邦的军事家、外交家。
8、周瑜之叹
《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写:(周瑜被孔明三气后),忽又报孔明遣人送书至。周瑜拆封视之。书曰:“汉军师中郎将诸葛亮,致书于东吴大都督公瑾先生麾下:亮自柴桑一别,至今恋恋不忘。闻足下欲取西川,亮窃以为不可。益州民强地险,刘璋虽暗弱,足以自守。今劳师远征,转运万里,欲收全功,虽吴起不能定其规,孙武不能善其后也。曹操失利于赤壁,志岂须臾忘报仇哉?今足下兴兵远征,倘操乘虚而至,江南齑粉矣!亮不忍坐视,特此告知。幸垂照鉴。”周瑜览毕,长叹一声,唤左右取纸笔作书上吴侯。乃聚众将曰:“吾非不欲尽忠报国,奈天命已绝矣。汝等善事吴侯,共成大业。”言讫,昏绝。徐徐又醒,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寿三十六岁。
与其说周瑜死于诸葛亮的三气,不如说死于罗贯中老先生的笔杀,蒙冤无数年代,蒙蔽多少普罗大众!大家要记住的是这仅是小说家言,不足为信。正史里并无相关记载,参照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描写: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何等智珠在握,英气逼人,哪里是气量狭小的猥琐之辈!只是36岁,正值人生巅峰期,英年早逝,实在令人扼腕痛惜!
9、花木兰之叹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
这声声长叹,展现了平凡女子的满腹心事:可汗点兵,卷有爷名,家无长兄,唯有幼弟。也包含了这位奇女子的全部筹划:我要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倘老天保佑,日后凯旋荣归,合家欢庆。有人评:(木兰)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祖国,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端的是光彩照人,完美无瑕。
10、陈子昂之叹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
幽州台本是当年燕昭王求士而筑的金台,延揽天下贤人,让燕国得以兴盛。但是,象燕昭王那样前代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无缘得遇,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诗人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地老天荒,不觉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泪下了。有人评:寥寥四句,写出孤独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