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燕雀 >> 燕雀的天敌 >> 并不是非要林校长道歉,人们只是对北大太失
因为念错了鸿鹄之志,北大校长这两天遭到疯狂吐槽,今天,这位校长在三角地发表了道歉信。
一时间,很多人鼓掌:人非完人,北大校长就不能犯错?能够承认错误,说明心胸坦荡,也有人说这校长很可爱。
还有人翻出简历:喏,这位校长是化学专家,目前也没有涉嫌学术丑闻,干嘛死缠烂打。
于是,一个新的微妙的舆论场出现了:
那些批评的人,你是不是太残忍?太吹毛求疵?是不是该忙自己的,“你说别人,你自己试试看?”
事实绝非如此。
相反,应该给那些批评的人一个掌声,并尽可能要确保他们继续嘲笑另一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因为舆论从一开始讨论的,就不是个人修行的问题,也不是针对这个林校长,很多人并不知道他是谁,做了什么。所以姑且称他林校长。
一句话,我们不是在讨论是不是该原谅一个犯错误的孩子,而是是不是对中国最高学府感到失望。可以把一个中国10岁以上孩子可能都耳熟能详的典故给读错,而且稿子还是自己写的,说明这位林校长语文基础真的异常薄弱。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换个说法就是,“这个社会需要仰望星空的人。”但如今的北大,当然会有相当多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人,但可能少了仰望星空、立鸿鹄志的人。
1、
首先,从这次舆论的观感来看,人们嘲笑背后的潜台词,是失望,而非嘲笑本身。人们失望的,读错的人,是北大校长。如果你是中科大、上交大的校长,或许人们还可以理解,因为大部分是理工科的院士;但他不是。
当然有很多人完全可以单纯的嘲笑,一家报纸写错了一个字,都有那么多热心读者奚落,更何况北大校庆的演讲这么重要的文书?可以想见,如果这事发生在台湾,估计至少能被知识分子嘲笑半年。
如果一个小学生初中生都要求必备的成语典故,连中国最高学府的校长都不能掌握,这对每一个接受教育希望改变自己命运的人都是不公平的;更进一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句话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既然放进了小学初中课本,就意味着接受过教育的中国人,这应该是————常识。
我想起曾经初中上化学课,那个老师上课把倾斜度的斜字读作(xia第二声),一时间,同学在下面窃窃私语:“是xie”,小声的嘀咕不绝于耳,直到这位老师火了。
他说,是xie还是xia?你们非要跟我纠结,古代那么多人都读斜(xia),你们知不知道?
事实如此,以“青山郭外斜”这句诗,现代的读法是xie,但在吴语区却读作xia,而且只有后者的读音,才押韵整首诗,上海一条著名的斜土路,也读作xiatulu。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读法不同的字,甚至古人写错字的通假字,这些都是小的语言问题。
但林校长显然不是这个范畴,他读错的是中国可能10岁以上的孩子都听过的一句话——“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而且这稿子是他自己写的)。
2、
在道歉信里,这位林校长以文革的时代局限解释自己语文基础薄弱,这也不成立。
一个人能够把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背的滚瓜烂熟,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精华的东西却不去掌握,或者不屑于掌握,而这样的人却当上了北大校长,这更是悲哀,这更让很多中国人失望,乃至想想都不能接受的地方。
北大是什么?今天一篇文章《此间少年》说的很好了。其实北大(或者是隔壁的清华),相比于其他高校,最惊艳的特质之一,是拥有无数的文理跨界大师:
费孝通曾经学医,后来专门研究中国乡土文化;赵元任是数学家,同时也是语言学家、翻译家、哲学家、逻辑学家、音乐家;鲁迅从医学转向文学再潜心研究印度诗、中国小说历史......
连长者都能够精通电气工程学,又能当场念两句诗。
我不知道搞高深的化学研究,都能熟背辩证法的人,在得知自己要当北大校长的时候,就不能再继续读读古文?否则不会觉得心底发虚?
3、
林校长在道歉信里说,说对自己演讲中的思想,没有人理解,感到“失望和内疚”,确实也没错:焦虑和质疑并不能够改变什么,只有信心和直面现实的勇气可以改变。
但仔细想想,这属于比较高的层次和觉悟,绝大部分人,还是得给他们焦虑和质疑的权利,不能因为你的觉悟高能力强,就不允许别人焦虑和彷徨。
于是就想到一件事,就是前不久写出《上等人不用支付宝》的那篇作者,被国人和媒体骂到体无完肤。
骂得一定解气——"井底之蛙!"
但很少人记住这篇作者的名字——高慧然,那之后我去翻了翻她写的很多新浪博客文章,发现,人家并不是所谓井底之蛙,文章里关于金融和信用安全的一些观点,也并非一无可取。
于是就想,如果你想批判别人,最好别跟着媒体的报道走,先看看别人到底写了些什么,不要听到风就是语,要有自己的判断。支付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408.html